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50661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480042718.1

    申请日:2004-11-19

    Inventor: 小林俊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6 F28D7/16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其用于连接热交换器(11、12),该热交换器(11、12)在冷却流体和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冷却流体在热交换器(11、12)的各主体部(13、14)内流通,被冷却流体在设置于该各主体部(13、14)内的传热管(15、16)内流通,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具有连接孔(17、18)和连接部件(19),连接孔(17、18)分别穿透欲连接在一起的热交换器(11、12)的各主体部(13、14)而设置于其上,连接部件(19)可冲压成形,并以可连通各主体部(13、14)的方式连接到该连接孔(17、18)的周围的各主体部(13、14)的外表面。

    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0661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480042718.1

    申请日:2004-11-19

    Inventor: 小林俊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6 F28D7/16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其用于连接热交换器(11、12),该热交换器(11、12)在冷却流体和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冷却流体在热交换器(11、12)的各主体部(13、14)内流通,被冷却流体在设置于该各主体部(13、14)内的传热管(15、16)内流通,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具有连接孔(17、18)和连接部件(19),连接孔(17、18)分别穿透欲连接在一起的热交换器(11、12)的各主体部(13、14)而设置于其上,连接部件19可冲压成形,并以可连通各主体部(13、14)的方式连接到该连接孔(17、18)的周围的各主体部(13、14)的外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