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9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58965.3
申请日:2024-08-22
IPC: C01B6/04 , C01F17/235 , C01F17/10 ,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镁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六水硝酸铈(Ce(NO3)3·6H2O)和尿素为原料,将六水硝酸铈(Ce(NO3)3·6H2O)和尿素的水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灭菌器中,然后进行密封,进行水热合成;沉淀物经过过滤,然后用去离子水洗净,获得的CeO2材料,将获得的CeO2材料在空气中焙烧得到棱柱状CeO2;步骤2:选取纯度≥99.8%的金属镁粉和步骤一制备的棱柱状CeO2,在手套箱中称量后装入高能球磨罐球磨;最后获得Mg‑CeO2;步骤3:将步骤2中获得的Mg‑CeO2在惰性气氛下置于氢化釜中,得到MgH2‑CeO2。本发明能够极大地减小最终生成的复合镁基材料的尺寸,通过优化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组成,提升其储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99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91709.1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 西安博瑞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炭制备甲基环己烷脱氢Pt‑SiO2催化剂的方法,利用煤炭为原料,经过高温气化,盐酸处理,高温煅烧等过程获得多孔碳杂SiO2,进一步在多孔碳杂SiO2中经过浸渍、煅烧、还原得到多孔碳杂Pt‑SiO2催化剂;最终实现多孔碳杂Pt‑SiO2催化剂的高效、长效催化甲基环己烷脱氢。本发明制备的Pt‑SiO2催化剂用于催化甲基环己烷脱氢,不仅解决了目前氢气储存、运输困难的问题,同时具备较高的脱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1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029950.2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3/42 , B01J23/89 , B01J21/18 , B01J37/08 , B01J37/02 , B01J35/61 , B01J35/64 , B01J37/18 , C07C5/367 , C07C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铂负载的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催化剂,包括纳米孔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载体和负载的Pt金属纳米颗粒,纳米孔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载体通过煤气化制备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低铂负载的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煤粉在富氧空气中加热至1100‑1300℃碳化,对碳化产物依次进行球磨分散处理、超声清洗和干燥处理,即获得纳米孔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将H2PtCl·6H2O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浸渍液,将纳米孔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加入浸渍液中超声震荡,得到混合物Ⅰ,对混合物Ⅰ进行烘干焙烧,得到混合物Ⅱ,对混合物Ⅱ进行还原处理,即获得低铂负载的多元氧化物高碳基材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304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6052.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3/42 , B01J37/12 , B01J35/50 , C10G35/085 , C10G3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波催化石脑油脱氢制备芳烃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四种不同直径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和刻蚀处理,得到四种改性后的碳纤维;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四种改性后的碳纤维制备四种不同直径的铂‑碳纤维;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四种不同直径的铂‑碳纤维制备梯度孔结构的铂‑碳纤维纸;步骤4,采用步骤3所得的梯度孔结构的铂‑碳纤维纸催化石脑油,石油脑脱氢后得到芳烃。本发明采用微波辅助催化降低反应温度,实现局部催化加热降低副反应,而且脱氢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20567247U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22221559.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甲基环己烷原料气预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甲基环己烷预热技术领域,包括脱氢设备,所述脱氢设备一侧设有预热储能机构,所述预热储能机构一侧设有定日镜场,所述定日镜场上设有清洁机构,所述预热储能机构包括集热塔、陶瓷储热罐和导热油罐,所述集热塔顶部固定连接有集热器,所述集热器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热交换管。该甲基环己烷原料气预热装置,通过定日镜场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器上,集热器受到阳光照射后将热能传递给螺旋热交换管,螺旋热交换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并且导热油不断进行循环流动,对热量进行传输,与脱氢设备上的电加热相配合,有效降低脱氢能耗,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脱氢成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