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984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14036.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精馏反应器,主体为催化精馏塔体。催化精馏塔体包括精馏段、反应段、以及提馏段。在催化精馏塔体内且位于反应段处设置有多层催化精馏单元,催化精馏塔体内还设置有一转轴。本发明一是在多层精馏单元所述转轴上设置多个特殊设计的转动型催化精馏模块。二是在所述转轴上设置多个专门设计的旋转扰流机构,并且在多层催化精馏单元内预留设计有预留腔,旋转扰流机构在预留腔内旋转。此二设计发明均能起到提高预留腔内气液混合的效率;同时,便于提高汽体向上输送流速,增大汽液接触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8579.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3/889 , B01J23/80 , B01J35/61 , B01J35/64 ,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气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组成的通式为MAl2O4‑NxOy;其中,MAl2O4为尖晶石高熵氧化物(M1,M2,M3,M4,M5)Al2O4,M1、M2、M3、M4、M5分别为Mg、Fe、Cu、Zn、Co、Ni中的任5种;NxOy为活性金属氧化物组合(N1xOy‑N2xOy‑N3xOy‑N4xOy‑N5xOy),N1、N2、N3、N4、N5分别为Fe、Co、Ni、Cu、Mn、Zn中的任意5种,x为1~3,y为1~5;尖晶石高熵氧化物MAl2O4与活性金属氧化物组合(N1xOy‑N2xOy‑N3xOy‑N4xOy‑N5xOy)的质量比为1:(0.4~0.8)。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35859.3
申请日:2020-04-2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H01G11/86 , H01G11/42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48 , C01B32/318 , C01B32/33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焦油基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溶解并分散煤焦油,然后通过氢氧化钾活化,制备炭粉;然后以CO-MOF为前驱体,以所述炭粉为基础材料,构建溶胶前驱体;最后将溶胶前驱体进行冷冻干燥后,置于微波管式炉内,在氮气保护下,以5℃/min升温速率升至1000℃保持3 h,而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即得。本发明实现了煤焦油的高附加价值利用,能够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空间网络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极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以该材料为电极所构建的电容器具有体积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和功率密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086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9230.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智能储氢装置,涉及燃料电池固态储氢装置应用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固态储氢容器罐,还包括:风冷降温机构,所述风冷降温机构用于对壳体的内部和多个固态储氢容器罐进行风冷降温,所述风冷降温机构包括与壳体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对称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杆和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扇叶;水冷降温机构。本发明不仅可以对固态储氢容器罐进行快速水冷降温处理和风冷降温处理,同时还可以对壳体内部的浮尘进行同步清理处理,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固态储氢容器罐在进行充氢和放氢的安全性,以及保障了固态储氢容器罐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87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58579.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3/889 , B01J23/80 , B01J35/61 , B01J35/64 , C07C1/04 , C07C11/02 , C07C11/04 , C07C11/06 , C07C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气制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组成的通式为MAl2O4‑NxOy;其中,MAl2O4为尖晶石高熵氧化物(M1,M2,M3,M4,M5)Al2O4,M1、M2、M3、M4、M5分别为Mg、Fe、Cu、Zn、Co、Ni中的任5种;NxOy为活性金属氧化物组合(N1xOy‑N2xOy‑N3xOy‑N4xOy‑N5xOy),N1、N2、N3、N4、N5分别为Fe、Co、Ni、Cu、Mn、Zn中的任意5种,x为1~3,y为1~5;尖晶石高熵氧化物MAl2O4与活性金属氧化物组合(N1xOy‑N2xOy‑N3xOy‑N4xOy‑N5xOy)的质量比为1:(0.4~0.8)。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37848.0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榆林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兰炭基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及电极材料应用装置,涉及碳材料技术领域,该兰炭基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料粉碎,步骤二、酸碱预处理,步骤三、微波脱氢处理,步骤四、活化处理,步骤五、造粒成型,所述步骤一包括:称取定量的兰炭,将兰炭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本发明通过粉碎机将兰炭粉碎,并进行酸碱预处理,配合微波辐射机进行脱氢处理,最后经过氢氧化钾进行活化,该成品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效率,避免了采用活化炉煅烧对原料进行活化,活化之后的导电性能较差,离子游离的速度较慢的问题,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并且提高了电器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035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20210.6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沥青基多孔碳材料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属于沥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材料制备装置主体、固定控制器、固定支撑环、固定工作支撑杆、物料掉落器、连接台、物料固定输入管、动力连接柱和固定动力室,所述材料制备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物料掉落器。本发明通过设计精妙,采用物料搅拌罐、圆环转动轴、机构固定连接器、搅拌连接菱形柱、物料融合孔结合,方便解决现有的材料制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对沥青制备材料时,一般搅拌装置无法对沥青的材料进行高效率融合的问题,通过以上的结构结合以达到能够使制备装置能够提高对沥青的材料进行高效率融合,增强设备对沥青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15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280870.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9/84 , B01J23/34 , C07D301/06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环氧化的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组成成分包括δ‑MnO2、MoO3、WO3和AlPO4载体;所述δ‑MnO2、MoO3、WO3和AlPO4的质量比为(25‑50):(1‑10):(1‑10):100。本发明催化剂兼备各组分的优点,可改善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高的分散度和较多的活性位点,能促进催化剂性能的提高,使催化剂的各项性能有显著的改善,良好的孔道结构和较好的导热性,能强化产物在孔道内的扩散以及反应热的转移,可以有效防止催化剂积炭过热,最终实现目标产物环氧化合物较高的收率及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0870.9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B01J29/84 , B01J23/34 , C07D301/06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环氧化的催化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非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催化剂组成成分包括δ‑MnO2、MoO3、WO3和AlPO4载体;所述δ‑MnO2、MoO3、WO3和AlPO4的质量比为(25‑50):(1‑10):(1‑10):100。本发明催化剂兼备各组分的优点,可改善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高的分散度和较多的活性位点,能促进催化剂性能的提高,使催化剂的各项性能有显著的改善,良好的孔道结构和较好的导热性,能强化产物在孔道内的扩散以及反应热的转移,可以有效防止催化剂积炭过热,最终实现目标产物环氧化合物较高的收率及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7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123947.6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榆林学院
IPC: C02F9/10 , C02F101/1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短流程兰炭废水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去除污水中的油类物质和固体悬浮物,工艺包括隔油→絮凝→沉降→多介质过滤器过滤→除油过滤器过滤→除油水;向预处理得到的废水中加入适量专用助剂后,送入负压蒸馏塔内进行蒸氨处理,得到氨氮含量小于15mg/L的除氨水;将除氨水送入负压三效蒸发器进行蒸发浓缩处理,经负压三效蒸发器出来的水为1级产品水,浓缩液进入下一级浓缩工段,经副塔进一步浓缩稠化,进入调质、改性设备,然后通过过滤设备,得到滤饼和滤液。本发明采用设备物理治理取代兰炭废水的萃取、强氧化及生化处理的阶段,随开随停,省去大容量调节生化池,使投资成本成倍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