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T3R型柔性运动副的微定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78531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010776549.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2T3R型柔性运动副的微定位平台,其有效减少了应力刚化效应、平台的运动耦合及伴生转动的影响,提高平台的定位精度。其包括基座、动平台、第一柔性支链、第二柔性支链以及驱动器,第一柔性支链包括柔性模块一、连接杆、柔性模块二,柔性模块一包括中部刚性连接部和簧片,柔性模块二与动平台连接;第二柔性支链包括柔性模块三、连接杆、柔性模块二,柔性模块三包括中心刚性连接部和簧片,连接杆一端与中心刚性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柔性模块二连接,柔性模块二与动平台连接;柔性模块二包括呈刚性连接框、柔性杆、刚性连接块一和刚性连接块二。

    基于解开自适应多维动态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7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36133.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解开自适应多维动态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其能充分有效地提取丰富的时空特征,同时,其能够大型骨架数据集上取得优异的识别准确率,并具备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其在空间维度采用解开自适应图卷积模块自适应调整图拓扑结构并更新人体初始的物理结构,采用多维动态时序卷积模块从多个维度对轨迹特征进行全面表征;然后,采用EMA模块跨时空维度进行时空信息聚合,加强了重要关节处的关键帧特征;最后,结合解开自适应图卷积模块、多维动态时序卷积模块和EMA模块,构建解开自适应多维动态图卷积模型,在公共的大型数据集上基于多流模型实现端到端的训练,有效地提取关节判别依赖关系和多维度的轨迹特征。

    一种基于时空重聚合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6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67052.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时空重聚合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其能够有效提取关节局部动作特征,同时实现了对跨帧时间特征的增强,提升了时间特征的提取能力,不但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具备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其通过对人体骨架结构进行拆分,分别计算其通道注意力进行局部特征增强并聚合还原,提出空间重聚合注意力模块,并结合通道拓扑优化图卷积模块,进而构造空间重聚合图卷积模块,实现对局部动作特征的提取;然后对特征图进行跨帧分割,并结合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增强各子特征图的跨帧时间特征后重新聚合,提出时序重聚合卷积模块;最后,将时序重聚合卷积模块与空间重聚合图卷积模块相结合,进一步提出时空重聚合图卷积网络模型。

    基于2-DenseGRUNet模型的声音事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475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1089655.7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2‑DenseGRUNet模型的声音事件检测方法,以2阶DenseNet网络模型为基础,加入了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构建了声音事件检测模型;相对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声音事件检测模型结合了2‑DenseNet和GRU的优点,既能更高效利用特征信息将其融合,获取更多有效的特征信息,同时可有效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基于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声音事件检测模型在检测城市声音事件中,具有更低的平均片段错误率,和更高的F‑Score分数,确保基于本发明方法进行的声音分类结果更加准确。

    夹持器的夹持机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7604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710200214.7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夹持器的夹持机构,其能解决现有的夹持机构无法适应零件进行多自由度的调节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钳指、杠杆机构和基体,杠杆机构设置于基体上、并连接钳指,其特征在于:基体连接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的弯曲、扭转和伸缩使得钳指、杠杆机构能够绕X轴、Y轴、Z轴转动以及沿连接件伸缩方向平移。

    一种增减材复合3D打印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194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27188.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减材复合3D打印机,其不但可以实现精准快速地打印,同时减少了设备的使用面积,节省了工作空间。其将3D打印头、铣刀互相垂直地安装在转换头上,通过对转换头旋转轴的驱动实现3D打印头、铣刀的切换;通过在工作台需要进行方向调整的方向外侧分别设置一个高度驱动丝杠和连杆机构,通过同时对多向驱动结构中所有的高度驱动丝杠上的高度调整滑块的位置调整,确保实现对工作台进行精细角度调整,实现不同角度的打印操作。

    用于下肢康复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472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8211.1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下肢康复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结构简单、刚度好且不含球铰链。其包括固定基座和动平台,固定基座通过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与动平台连接,第一支链与第二支链结构相同且均依次包括连接于固定基座与动平台之间的移动副、转动副、连杆以及万向副;所述第三支链包括移动副、万向副、连杆、万向副;每个支链中移动副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的转动副轴线与移动副轴线垂直,第三支链第一万向副的第一转动轴线与移动副轴线平行;第一支链与第二支链中,两个万向副的第二转动轴线共轴,两个转动副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基于2T3R型柔性运动副的微定位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7853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76549.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2T3R型柔性运动副的微定位平台,其有效减少了应力刚化效应、平台的运动耦合及伴生转动的影响,提高平台的定位精度。其包括基座、动平台、第一柔性支链、第二柔性支链以及驱动器,第一柔性支链包括柔性模块一、连接杆、柔性模块二,柔性模块一包括中部刚性连接部和簧片,柔性模块二与动平台连接;第二柔性支链包括柔性模块三、连接杆、柔性模块二,柔性模块三包括中心刚性连接部和簧片,连接杆一端与中心刚性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柔性模块二连接,柔性模块二与动平台连接;柔性模块二包括呈刚性连接框、柔性杆、刚性连接块一和刚性连接块二。

    固定-导向1P2R伪刚体模型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87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56398.X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分析固定-导向柔顺杆件的固定-导向1P2R伪刚体模型,其包括4根刚性杆件、2个转动副、2个扭簧和1个移动副、1个弹簧,所述4根刚性杆件通过2个转动副和1个移动副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结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被“导向”呈中心点反对称,且所述转动副和移动副内分别设置有扭簧和弹簧。与固定-导向2R伪刚体模型比较,本发明提高了对固定-导向柔顺杆件的分析精度,同时添加的移动副和弹簧能充分表现杆件的轴向变形。

    一种基于拓扑机构的2T1R混联机器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47944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56426.8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拓扑机构的2T1R混联机器人机构。该机构以机构拓扑图为基础,主要构成元素为路径,再经支链自由度进行分配组合而成。其主体构型由一个两条路径的混联机构和一个单一路径的支链并联而成,其中混联机构由定平台、动平台以及连接两平台间的两条路径组成,而不同路径可能公用同一运动副。路径一是由两个移动副、一个转动副以及连接它们的四个连杆和一个过渡平台构成;路径二是由两个移动副、一个转动副以及连接它们的四个连杆和一个过渡平台构成;路径三由一个移动副、三个转动副以及连接它们的四个连杆组成。路径一中与定平台连接的移动副为主动副,第一个连杆一端所连接的转动副为主动副,连杆机构末端与动平台间的移动副为主动副,该设计结构精度高,可达空间较大,能实现三维空间中的两移一转的运动,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动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