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85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710697017.0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装置,包括电机、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上翼转轴、下翼转轴、固定夹板、机翼、电机固定插销。该装置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由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传动机构使机翼发生转动,实现机翼展开与折叠,并满足展开时间、展开角度和展开运动规律等要求。该折叠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能量转化效率高。在执行无人机集群远程投放任务时,不仅能够大大节约存储空间,能在母机有限的运载空间里装载更多无人机,而且通过合理的控制,使得无人机高密度抛撒可靠性提高;同时,该装置使得无人机展开以后能够进行变后掠角飞行,增强了其各个飞行速度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8584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697017.0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56 B64C3/40 B64C2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翼折叠装置,包括电机、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上翼转轴、下翼转轴、固定夹板、机翼、电机固定插销。该装置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由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传动机构使机翼发生转动,实现机翼展开与折叠,并满足展开时间、展开角度和展开运动规律等要求。该折叠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能量转化效率高。在执行无人机集群远程投放任务时,不仅能够大大节约存储空间,能在母机有限的运载空间里装载更多无人机,而且通过合理的控制,使得无人机高密度抛撒可靠性提高;同时,该装置使得无人机展开以后能够进行变后掠角飞行,增强了其各个飞行速度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一种海空两用太阳能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845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16231.X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空两用太阳能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飞行器领域。该无人机中:一对内机翼均为固定翼,分别固定在船身式机身的两侧,内机翼的外缘均通过折叠机构铰接一片外机翼,折叠机构用于控制外机翼绕内机翼翻转折叠;内机翼和/或外机翼上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推进系统设置于内机翼上方;内机翼下吊有两个浮筒,水平尾翼固定于两片垂直尾翼之间,形成H型布局,两片垂直尾翼分别通过尾撑固定于内机翼上;无人机下部的前后分别固定有前水翼和后水翼。与传统无人机相比,该无人机具有水上起降、空中长时间巡航、采用太阳能驱动等特点,具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

    一种高亚音速隐身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685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696411.2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亚音速隐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可折叠机翼和可折叠尾翼、可收放进气道。无人机本体采用隐身设计;机翼采用上单翼布局,折叠方式采用旋转式折叠,机翼往机尾方向收起;尾翼采用V型布局,折叠时贴着机身侧面往机头方向旋转。为了适应机翼、尾翼的布局,方便其放置与固定,机身采用一体化设计,其背部与水平面平行,机身侧面与V型尾翼的上反角一致。进气道在机翼打开之前收缩于机体内部,以利于运输和挂载。本发明具有优异的隐身性能和高亚音速巡航能力,弥补了小型无人机因其速度慢突防能力弱的缺陷,同时能在母机有限的运载空间里装载更多无人机。

    一种可收放进气道机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21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710697023.6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放进气道机构,涉及飞行器领域。进气道采用S形弯道结构,与机身进行光滑过渡设计,最大程度与机身贴合,进气道入口到发动机进气口之间各横截面平滑过渡。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式机构,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滚珠丝杠通过螺纹连接带动滑动轴,使其在滑移铰支座上的滑槽中做水平运动,剪叉机构将水平运动转化为固定剪叉杆与滑移剪叉杆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进气道竖直方向的升举运动。该进气道结构可运用于无人机中,在无人机处于运输状态时,进气道收放于机体内部;当无人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进气道通过升降机构平行上升至与机身贴合,发动机启动,开始正常工作。

    一种高亚音速隐身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6858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710696411.2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亚音速隐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可折叠机翼和可折叠尾翼、可收放进气道。无人机本体采用隐身设计;机翼采用上单翼布局,折叠方式采用旋转式折叠,机翼往机尾方向收起;尾翼采用V型布局,折叠时贴着机身侧面往机头方向旋转。为了适应机翼、尾翼的布局,方便其放置与固定,机身采用一体化设计,其背部与水平面平行,机身侧面与V型尾翼的上反角一致。进气道在机翼打开之前收缩于机体内部,以利于运输和挂载。本发明具有优异的隐身性能和高亚音速巡航能力,弥补了小型无人机因其速度慢突防能力弱的缺陷,同时能在母机有限的运载空间里装载更多无人机。

    一种基于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的可移动式飞机跑道

    公开(公告)号:CN110499690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804002.9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的可移动式飞机跑道及其铺设方法,属于航空领域。结合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高速剪切时的“固体”特性与低速剪切或静止时的“液态”特性,提出一种以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为内核的可移动临时跑道。飞机跑道选择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作为其核心材质。在飞机降落初期和起飞离地时,滑行速度大,对跑道具有较大的剪切力,此时跑道变成能支撑飞机滑跑的“固相”,在降落后期,飞行速度小,飞机对跑道的剪切力也小,此时跑道核心变成“液相”,能迅速降低飞机的速度,缩短滑跑距离,跑道与地面接触面又会表现良好的流动性,可适应凹凸不平的路面条件。

    一种基于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的可移动式飞机跑道

    公开(公告)号:CN1104996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04002.9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的可移动式飞机跑道及其铺设方法,属于航空领域。结合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高速剪切时的“固体”特性与低速剪切或静止时的“液态”特性,提出一种以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为内核的可移动临时跑道。飞机跑道选择剪切增稠非牛顿流体作为其核心材质。在飞机降落初期和起飞离地时,滑行速度大,对跑道具有较大的剪切力,此时跑道变成能支撑飞机滑跑的“固相”,在降落后期,飞行速度小,飞机对跑道的剪切力也小,此时跑道核心变成“液相”,能迅速降低飞机的速度,缩短滑跑距离,跑道与地面接触面又会表现良好的流动性,可适应凹凸不平的路面条件。

    一种可收放进气道机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2170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97023.6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收放进气道机构,涉及飞行器领域。进气道采用S形弯道结构,与机身进行光滑过渡设计,最大程度与机身贴合,进气道入口到发动机进气口之间各横截面平滑过渡。升降机构采用剪叉式机构,电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滚珠丝杠通过螺纹连接带动滑动轴,使其在滑移铰支座上的滑槽中做水平运动,剪叉机构将水平运动转化为固定剪叉杆与滑移剪叉杆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进气道竖直方向的升举运动。该进气道结构可运用于无人机中,在无人机处于运输状态时,进气道收放于机体内部;当无人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进气道通过升降机构平行上升至与机身贴合,发动机启动,开始正常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