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拉伸柔弹性织物开关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23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87098.7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柔弹性织物开关,包括上层织物、下层织物,所述上、下层织物为由导电纤维与非导电纤维复合组织结构,其一侧为由导电纤维构成的导电面,另一侧为由非导电纤维构成的绝缘面;所述上层织物和下层织物的导电面分别连接有导电线,无外力按压时,下层织物的绝缘面能支撑上、下两层织物使其导电面保持电气绝缘;受外力按压时,在接触区域内,上、下层织物产生形变,上层织物的导电面能够穿过下层织物绝缘面的孔隙与下层织物的导电面接触,上、下层织物的导电面导通,从而实现开关功能。该柔弹性织物开关将导电层与隔离层融合设计为一体,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能,轻薄柔韧,透气性好,可清洗,耐疲劳性高,适于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

    一种用于遥控智能设备的柔性智能手套

    公开(公告)号:CN1138546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87118.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遥控智能设备的柔性智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主按压传感器和辅助按压传感器,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之间设置导电纱线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还包括有信号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汇总由主按压传感器和辅助按压传感器接触所反馈的电信号并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信号处理单元的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该柔性智能手套能让用户在无需手持遥控器的情况下对智能小车等终端智能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且基于其触发信号条件无需误触、误按发出控制指令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具有力检测与接触表面姿态检测功能的软触觉指尖

    公开(公告)号:CN118081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47167.1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力检测与接触表面姿态检测功能的软触觉指尖,可以用于连接电脑等设备进行人机交互,其主体包括压板、弹性电极、四块监测电极、介电层和基板组成。弹性电极为孔隙结构的弹性镀镍海绵,介电层由PVDF薄膜构成,弹性电极和监测电极与柔性处理模块相连接,柔性处理模块与带显示设备的主机相连接。本发明的具有力检测与接触表面姿态检测功能的软触觉指尖,基于弹性电极,采用分布式电容排列,结构简单,响应灵敏,指尖主体轻薄,小巧,具有一定的柔弹性,可穿戴于手指表面。

    一种可穿戴式定位与测力触觉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49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2062.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定位与测力触觉传感器,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特性层和隔离层,特性层设置有相对的导电面和绝缘面;特性层包括第一特性层、第二特性层、第三特性层,隔离层设置在第一特性层和第二特性层之间,第一特性层和第二特性层的导电面分别贴靠在隔离层的上下两端,第二特性层和第三特性层的绝缘面相贴靠;第一特性层和第二特性层上分别设置恒流源A和恒流源B,恒流源A和恒流源B的电流方向相垂直,恒流源A和恒流源B为交替变化设置。本发明具有易于穿戴、内部结构简单、稳定和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可拉伸柔性织物键盘

    公开(公告)号:CN1140898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89190.7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柔性织物键盘,包括上层织物、中间层导电线、下层织物,所述上、下层织物均为由导电纱线和非导电纱线复合组织制成,所述若干小块上层织物阵列构成键盘的按键,所述一整块下层织物构成键盘主体,所述上层织物按键与下层键盘主体之间设有一根导电线分别与各上层织物按键连接,所述下层键盘主体设置有导电线与柔性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柔性处理模块用于与主机相连传输键盘电信号;本发明的可拉伸柔性键盘通过对构成键盘的结构进行改进,基于柔弹性织物设计,具有结构简单、轻薄、柔韧、可拉伸、便携等优点。

    一种高强度Al-Co-Cr-Fe-Ni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401510.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Al‑Co‑Cr‑Fe‑Ni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通过设计由主送丝机送一种缆式焊丝(Co‑Cr‑Fe‑Ni),配合辅助送丝机填充纯Al焊丝,即双焊丝电弧增材制造、通过对辅助送丝机的送丝速度控制,可无极调控Al含量的方法来制备最佳Al含量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使用该方法增材制造Al‑Co‑Cr‑Fe‑Ni高熵合金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且制备的Al0.6CoCrFe2Ni2.3高熵合金在强度上有极大的提升,该方法进一步为后人研究高熵合金开辟了新道路。

    一种大面积实现位置和力检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8258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0740.1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面积实现位置和力检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柔性传感器单元、导线和封装层,柔性传感器单元的外表面上覆盖封装层,柔性传感器单元通过导线与外部测量设备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柔性传感器单元包括上层的位置传感器功能布料、中间的绝缘层以及下层的压力传感器功能布料;所述位置传感器功能布料包括上电极、纤维隔绝层和下电极,本发明提供的大面积实现位置和力检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所以采用原材料由市场购买防滑布、太空棉、石墨烯溶液,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具有高的使用寿命,实用价值较高,无需额外的化学还原剂,大大简化了制作过程。

    一种用于遥控智能设备的柔性智能手套

    公开(公告)号:CN113854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387118.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遥控智能设备的柔性智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的柔性触觉传感器,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包括主按压传感器和辅助按压传感器,所述柔性触觉传感器之间设置导电纱线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还包括有信号处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汇总由主按压传感器和辅助按压传感器接触所反馈的电信号并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信号处理单元的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发送给智能设备;该柔性智能手套能让用户在无需手持遥控器的情况下对智能小车等终端智能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且基于其触发信号条件无需误触、误按发出控制指令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一种高强度Al-Co-Cr-Fe-Ni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01510.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Al‑Co‑Cr‑Fe‑Ni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通过设计由主送丝机送一种缆式焊丝(Co‑Cr‑Fe‑Ni),配合辅助送丝机填充纯Al焊丝,即双焊丝电弧增材制造、通过对辅助送丝机的送丝速度控制,可无极调控Al含量的方法来制备最佳Al含量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使用该方法增材制造Al‑Co‑Cr‑Fe‑Ni高熵合金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且制备的Al0.6CoCrFe2Ni2.3高熵合金在强度上有极大的提升,该方法进一步为后人研究高熵合金开辟了新道路。

    基于机器学习的增材制造高熵合金硬度和成分设计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8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22917.1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增材制造高熵合金硬度和成分设计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从文献中收集涵盖高熵合金成分、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相类型和硬度数据;步骤S2:构建包括若干种高熵合金特征工程数据的数据集;步骤S3: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进行训练;步骤S4:构建高熵合金成分设计空间;步骤S5: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在高熵合金成分设计空间中搜索高硬度的高熵合金成分;步骤S6:利用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进行预测未知增材制造高熵合金硬度的正向推理和预测高硬度高熵合金成分的反向推理。本发明方法针对于增材制造高熵合金得到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出增材制造高熵合金的硬度和高硬度要求的高熵合金成分,且模型具有更高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