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59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710817756.9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及测试方法,该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包括有加热装置、机油滴加装置、油滴计数器、机油回收装置以及油烟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准确地量化试验中的机油滴加量,从而能够定量地对不同机油生成积碳的多少进行对比;其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得出机油生成积碳时的加热温度;并能调节试验中机油在铝箔上的流动速度;通过该试验台进行测试的再现性较好,该试验台还能够对试验中产生的油烟进行有效处理,更加环保。

    一种电磁加热式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34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810008489.5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滨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磁加热式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包括电源、电磁加热装置、发动机冷却水供给系统、监控PC机以及待试验的发动机,特征在于:待试验的发动机保留有发动机缸体、发动机缸盖和发动机缸套,发动机缸套中设置有对其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头,发动机冷却水供给系统给冷却水道提供冷却水,发动机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包括:a).设备连接;b).加热实验;c).上限温度检测;d).冷却实验;e).下限温度检测;f).判断循环次数。本发明的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及方法,利用电磁加热来模拟以往燃油所引发的缸套、缸盖发热,无需消耗燃油,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一种动态可视化打靶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80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542618.X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滨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动态可视化打靶试验台,包括工作台、缸套、活塞、驱动电机和液压站,特征在于:活塞中设置有内冷油腔,工作台上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上固定有喷嘴,喷嘴经管路与液压站相连接,通过移动调节块使喷嘴轴线与进油道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缸套和活塞均由透明材料构成,包括可装于喷嘴出口、进油道进口、出油道出口上的流量计。本发明的动态可视化打靶试验台,通过将缸套、活塞设置为透明形式,便于观察活塞往复运动过程中冷却液进出内冷油腔的过程,以及观察和分析内冷油腔中气泡分布、大小,以计算含气率。通过设置可置于喷嘴、进油道、出油道上的流量计,实现了捕捉率、填充率的计算。

    喷嘴与油道同轴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86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1154107.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嘴与油道同轴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设于底座的上方;导轨,设于底座与工作台之间,用于限制工作台的移动;调节器,与工作台连接,用于调节工作台的位置;光栅尺,与调节器相对应设置,用于采集工作台的位移信号;显示器,与光栅尺相连,用于显示光栅尺采集到的位移信号;分度盘,设于工作台的上方;固定卡盘,设于分度盘的上方,用于卡合固定喷嘴。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喷嘴与油道的同轴定位,有利于实现喷油冷却瞬态试验,减少了人为误差,可以实现全程数字调节,而且定位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喷嘴与油道同轴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86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54107.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嘴与油道同轴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设于底座的上方;导轨,设于底座与工作台之间,用于限制工作台的移动;调节器,与工作台连接,用于调节工作台的位置;光栅尺,与调节器相对应设置,用于采集工作台的位移信号;显示器,与光栅尺相连,用于显示光栅尺采集到的位移信号;分度盘,设于工作台的上方;固定卡盘,设于分度盘的上方,用于卡合固定喷嘴。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喷嘴与油道的同轴定位,有利于实现喷油冷却瞬态试验,减少了人为误差,可以实现全程数字调节,而且定位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5911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817756.9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滨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及测试方法,该模拟产生机油积碳的试验台包括有加热装置、机油滴加装置、油滴计数器、机油回收装置以及油烟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准确地量化试验中的机油滴加量,从而能够定量地对不同机油生成积碳的多少进行对比;其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得出机油生成积碳时的加热温度;并能调节试验中机油在铝箔上的流动速度;通过该试验台进行测试的再现性较好,该试验台还能够对试验中产生的油烟进行有效处理,更加环保。

    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18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710430637.8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活塞坯料与活塞相连接,活塞坯料的下方固定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活塞坯料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透明防溅罩中设置有两根电极导杆,两导电刷经导线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的两端相连接;活塞坯料上设置有对其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包括:a).输出电压调节;b).模拟活塞运动;c).活塞坯料冷却;d).计算带走热量;e).判断散热是否均衡;f).温度采集;g).可变发热功率实验。本发明的试验台及试验方法,无需加工与实际活塞相同尺寸的工件,在活塞坯料上加工待测试的内冷油道即可,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又缩短了实验时间,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降水监测装置、降水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885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111148871.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滨州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水监测装置、降水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降水监测装置包括:压电发电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弹性悬臂,各弹性悬臂在接收到滴落的特征流体时被触发,压电发电单元用于将各弹性悬臂被触发时所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监测单元,与压电发电单元连接,用于在电能的驱动下,根据被触发的弹性悬臂的数量生成降水等级信息。采用本发明对降水的监测可靠性高、且监测效率高。(56)对比文件钟声“.雨滴冲击压悬臂梁发电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9,c042-685.

    活塞销孔疲劳试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15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11159521.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塞销孔疲劳试验装置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配合设置的顶盖和底座;中间体,与顶盖、底座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缸套;进油口,设于底座的一侧,进油口与容纳腔的底部相通;压力加载装置,设于底座上,用于向待试活塞加载压力;通气口,设于顶盖的一侧,通气口与容纳腔的顶部相通。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脉冲载荷的加载更加准确,有效,有利于考核活塞销孔部位疲劳强度在指定强度系数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提升了活塞销孔部位疲劳强度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181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30637.8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滨州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测试活塞内冷油道冷却能力的试验台,活塞坯料与活塞相连接,活塞坯料的下方固定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活塞坯料的外围缠绕有加热电阻丝;透明防溅罩中设置有两根电极导杆,两导电刷经导线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的两端相连接;活塞坯料上设置有对其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包括:a).输出电压调节;b).模拟活塞运动;c).活塞坯料冷却;d).计算带走热量;e).判断散热是否均衡;f).温度采集;g).可变发热功率实验。本发明的试验台及试验方法,无需加工与实际活塞相同尺寸的工件,在活塞坯料上加工待测试的内冷油道即可,既降低了实验成本,又缩短了实验时间,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