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
    1.
    发明公开
    牙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19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80064788.5

    申请日:2022-10-05

    Inventor: 木本雄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充分地确保毛刚度,赋予无违和感的毛的运动,并且在有限的植毛区域中表现多个功能,使各功能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显现,以使得能够发挥各个毛束的功能。一种牙刷,具备头部、刷毛部、握持部,其中,所述刷毛部由分别植设于在头部的植毛面形成的多个植毛孔的毛束构成,所述植毛孔中的至少一个为具备从孔底朝向植毛面延伸的间隔板的带间隔的植毛孔,在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所述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不同的刷毛,在该各空间中植设的不同的刷毛在毛前端区域汇集而形成一个毛束,并且毛长度分布独立。

    牙刷
    2.
    发明公开
    牙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81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86016.7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对牙整体的充分的清扫实感和刷扫时的违和感的降低的牙刷。在具备通过非扁平线式植毛而植入的毛束的牙刷中,具备:相对于植毛面的任意的点P分别配置于头部的短轴方向的两侧、随着在短轴方向上远离点P而在长轴方向上扩展的毛束A1和毛束A2;分别配置于点P的长轴方向的前端侧和后端侧、随着在长轴方向上远离点P而在短轴方向上变宽后又变窄的毛束B1和毛束B2;分别配置于毛束B1的毛束A1侧和毛束A2侧、毛束B2的毛束A1侧和毛束A2侧的毛束C1~C4,毛束B1及毛束B2的植毛区域的与毛束A1和毛束A2相邻的部分的轮廓沿着它们的植毛区域的轮廓,毛束C1及毛束C2沿着毛束B1的宽度变窄的部分,毛束C3及毛束C4沿着毛束B2的宽度变窄的部分。

    牙刷
    3.
    发明授权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3185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80051388.4

    申请日:2018-07-31

    Inventor: 木本雄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刷柄体较细操作性也优异的可应对各种把持方法的牙刷。刷柄部(30)具有:多个侧面侧极大部,其在与植毛面(11)垂直的主视下沿着长轴方向而配置,且侧面方向的宽度呈两侧对称地连续变化;侧面侧极小部,其配置于侧面侧极大部之间,且侧面方向的宽度呈两侧对称地连续变化;多个正面侧极大部(51、52),其在侧视下沿着长轴方向而配置,且厚度连续变化;正面侧极小部(53),其配置于正面侧极大部之间,且厚度连续变化;以及第一直段部(54),其从背面侧的刷颈部(20)与刷柄部的交界(31)向后端侧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刷颈部具有第二直段部(22),其在背面侧从刷头部的后端朝向交界呈直线状地延伸。交界在比位于最靠近前端侧的正面侧极大部更靠近前端侧处具有厚度连续变化的背面侧极大部(55)。

    牙刷
    4.
    发明公开
    牙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34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80086247.8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颈部向宽度方向弯曲和向以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周向扭曲的宽头型牙刷。宽度方向的头部的最大长度为12mm以上、18mm以下,厚度方向的头部的最大长度为2mm以上、4mm以下,颈部的宽度方向的最小长度以及厚度方向的最小长度为3mm以上、5mm以下,在颈部中,从第2位置起到相对于颈部长度为65%的第3位置为止的区域为C,从第3位置起到相对于颈部长度为35%的颈部与握持部之间的边界的第4位置为止的区域为D时,满足(区域D的体积)/(区域C的体积)≥1.0的关系,在第4位置处,宽度方向的最大长度大于厚度方向的最大长度。

    牙刷
    5.
    发明授权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2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780030993.9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为提供对大范围牙龈具有温柔按摩感同时确保牙颈部高清扫性的牙刷。其具备前端设置有刷头部(4)的手柄体(2),形成在刷头部植毛面(5)上的多个植毛孔中植入有刷毛的毛束。植毛面具备:内侧植毛区域(11),其中多束内侧毛束在手柄体轴线(O)方向上并行设置,并植入与轴线垂直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和外侧植毛区域(21),其中在宽度方向上夹着内侧毛束地植入有多束外侧毛束,宽度方向上植入多束内侧毛束和多束外侧毛束的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L为12.0mm~16.0mm;宽度方向上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6.5mm~9.5mm;宽度方向上内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4.0mm~5.5mm;外侧毛束毛束直径为1.4mm~1.8mm;内侧毛束毛束直径为1.0mm~1.4mm。

    牙刷
    6.
    发明公开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2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0993.9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为提供对大范围牙龈具有温柔按摩感同时确保牙颈部高清扫性的牙刷。其具备前端设置有刷头部(4)的手柄体(2),形成在刷头部植毛面(5)上的多个植毛孔中植入有刷毛的毛束。植毛面具备:内侧植毛区域(11),其中多束内侧毛束在手柄体轴线(O)方向上并行设置,并植入与轴线垂直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和外侧植毛区域(21),其中在宽度方向上夹着内侧毛束地植入有多束外侧毛束,宽度方向上植入多束内侧毛束和多束外侧毛束的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L为12.0mm~16.0mm;宽度方向上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6.5mm~9.5mm;宽度方向上内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4.0mm~5.5mm;外侧毛束毛束直径为1.4mm~1.8mm;内侧毛束毛束直径为1.0mm~1.4mm。

    牙刷和牙刷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32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80037808.4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口腔内的各部位的充分的清扫性和支承体对齿列的高贴合性的牙刷。牙刷具有握持部和与握持部连结的连结体。连结体具有:刷部,该刷部是第一成形体;以及支承体,该支承体是与第一成形体不同的第二成形体,且沿着以在咬合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支承刷部。刷部具有:基座部;单丝,该单丝从基座部延伸;以及结合部,该结合部设置于基座部且与支承体结合。

    牙刷
    8.
    发明公开
    牙刷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87350.4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扫实感的牙刷。一种牙刷,具有由设置在刷头部(14)上的非扁平线式植毛的2个以上的毛束形成的刷体(20);刷体(20)具有中央毛束30和至少位于刷头部(14)的宽度方向两侧、与中央毛束(30)分离的外周毛束(40);中央毛束30具有为无刷毛的线状无植毛区域的1个以上的中央毛束狭缝(36);中央毛束狭缝(36)选自有端狭缝和无端狭缝中的至少1种以上;中央毛束狭缝具有有端狭缝时,有端狭缝的端部中的至少1个被中央毛束(30)或外周毛束(40)堵塞。

    牙刷
    9.
    发明授权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261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80085529.9

    申请日:2019-12-26

    Inventor: 木本雄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识别适当的刷扫压的牙刷。牙刷具有:刷头部(10),该刷头部设置在长轴方向前端侧,且具有植毛面(11);握持部(30),该握持部配置在相比于刷头部,更靠向后端侧;以及颈部(20),该颈部配置在植毛面与握持部之间。在相比于植毛面更靠向后端侧,牙刷具有音声发生部(70),该音声发生部利用与植毛面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的外力超过阈值时的变形产生咔嗒声。

    牙刷
    10.
    发明公开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261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529.9

    申请日:2019-12-26

    Inventor: 木本雄也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识别适当的刷扫压的牙刷。牙刷具有:刷头部(10),该刷头部设置在长轴方向前端侧,且具有植毛面(11);握持部(30),该握持部配置在相比于刷头部,更靠向后端侧;以及颈部(20),该颈部配置在植毛面与握持部之间。在相比于植毛面更靠向后端侧,牙刷具有音声发生部(70),该音声发生部利用与植毛面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的外力超过阈值时的变形产生咔嗒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