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周边取代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12234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200223.2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黄剑东 柯美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几种非周边取代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酞菁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在酞菁的a位(即1(4),8(11),15(18),22(25)位置)上存在功能基团;其制备方法是在酞菁配合物的a位(即1(4),8(11),15(18),22(25)位置)上引入功能基团。本发明的非周边取代的酞菁金属配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不聚集,且在生理体系中不易聚集,从而具有较高的光敏活性和在生物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可应用于光动力治疗、光动力诊断、光动力净化、光动力消毒等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非周边取代酞菁配合物的制备简便,易操作,合成原料易得,易于产业化。

    具有I型光敏反应和光热协同效应的酞菁-奋乃静偶联物与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036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903921.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酞菁‑奋乃静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酞菁‑奋乃静偶联物具体为酞菁锌‑奋乃静偶联物或酞菁硅‑奋乃静偶联物,其可以在水中发生自组装。在水中,所述偶联物及其自组装体不但可产生有效的I型光敏反应而且可产生光热效应,因而可作为光敏剂、光热剂或光动力‑光热联用药物,且其在作为光动力‑光热联用药物时,可在近红外激光的照射及乏氧条件下产生较高量的超氧阴离子活性氧与明显的光热效应。本发明所得酞菁‑奋乃静偶联物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在乏氧肿瘤的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