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带
    1.
    发明公开
    粘合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655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51057.1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环境负荷、即使在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情况下光学透明性也优异的粘合带。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带,其具有粘合剂层,上述粘合剂层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上述粘合剂层中的生物来源的碳的含有率为30%以上,所述粘合带满足选自下述的第1构成和下述的第2构成中的至少1种构成。第1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利用下述式(i)算出的水蒸气透过系数P为11g·mm/(m2·day)以上,下述式(i)中,WVTR表示上述粘合剂层在40℃、90%RH的环境下1天时间的每单位面积的水蒸气透过率(g/(m2·day)),t表示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mm)。第2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包含选自来自于(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于(甲基)丙烯酸2‑辛酯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种结构单元、以及来自于含氮原子单体的结构单元。#imgabs0#

    双面粘合带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778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80006325.7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复原力优异的双面粘合带。本发明是一种双面粘合带,其是在基材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通过下述拉伸试验而测得的、伸长0.5mm时施加于上述双面粘合带的力为55N以下。(拉伸试验)使用切成25mm×25mm的双面粘合带,使厚度2mm的聚碳酸酯板与厚度2mm的包含不锈钢的夹具贴合。将上述聚碳酸酯板固定后,将上述包含不锈钢的夹具沿着面垂直方向以0.1mm/min的条件进行拉伸,测定施加于上述双面粘合带的力。

    双面粘合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275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775.8

    申请日:2015-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33/00 C09J7/20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将构成便携电子设备的部件粘接固定于设备本体的、薄且遮光性优异的双面粘合带。本发明的双面粘合带是在基材的两面具有丙烯酸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带,上述基材包含含有聚烯烃树脂、和相对于上述聚烯烃树脂100重量份为0.1重量份以上的着色剂的聚烯烃发泡体,上述基材的密度为0.4~0.8g/cm3、厚度为100~250μm、平均胞壁厚度为4μm以上,双面粘合带的总厚度为400μm以下。

    单面粘合带
    8.
    发明公开
    单面粘合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133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80055522.4

    申请日:2022-12-28

    Inventor: 内田德之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贴附于厚度薄的被粘物时也不易产生褶皱、且对强碱性溶液的耐性优异的单面粘合带。本发明为一种单面粘合带,其具有基材和层叠于上述基材的一个面的热敏粘合剂层,上述基材至少在与上述热敏粘合剂层相反侧的表面具有金属层,上述热敏粘合剂层相对于SUS的静摩擦系数为5以下。

    粘合带
    9.
    发明公开
    粘合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545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80041730.9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生物来源的碳的含有率高、高温下的剪切保持力优异的粘合带。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带,其具有含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粘合剂层,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来自含生物来源的碳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结构单元,所述粘合剂层中,具有下述通式(A)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及具有下述通式(B)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合计含量为2重量%以下,通式(A)及(B)中,R1及R2表示碳原子数4~12的烷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