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外设置型膜分离活性污泥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8325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80124625.1

    申请日:2008-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槽外设置型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所述方法不过度降低生物反应槽中的MLSS浓度,不需要用于反洗排水的另外的排水处理设备,而且可确保分离膜的膜过滤性能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在槽外设置型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将通过反洗分离膜2产生的含有膜面闭塞物质的反洗排水收集于反洗排水槽7中进行臭氧处理,回流至生物反应槽1。由此,使与分离膜的膜孔径相近的膜面闭塞物质微细化,或者容易取入至生物反应槽的活性污泥絮凝物中,因此即使回流至生物反应槽1也不会使分离膜的膜过滤性能恶化。另外,通过该回流污泥可维持生物反应槽的MLSS浓度。

    槽外设置型膜分离活性污泥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8325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880124625.1

    申请日:2008-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槽外设置型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所述方法不过度降低生物反应槽中的MLSS浓度,不需要用于反洗排水的另外的排水处理设备,而且可确保分离膜的膜过滤性能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在槽外设置型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将通过反洗分离膜2产生的含有膜面闭塞物质的反洗排水收集于反洗排水槽7中进行臭氧处理,回流至生物反应槽1。由此,使与分离膜的膜孔径相近的膜面闭塞物质微细化,或者容易取入至生物反应槽的活性污泥絮凝物中,因此即使回流至生物反应槽1也不会使分离膜的膜过滤性能恶化。另外,通过该回流污泥可维持生物反应槽的MLSS浓度。

    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废水处理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13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80018834.2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能够用比较简单的设备进行脱氮和硝化来处理废水。废水处理装置控制废水的处理的流路中的散气量,从上游起依次形成前半好氧区域、进行硝化及脱氮的前半兼用区域、脱氮区域、进行硝化及脱氮的后半兼用区域、以及后半好氧区域,产生一对的第一回旋流及第二回旋流。另外,废水处理装置基于硝态氮浓度来控制前半好氧区域及前半兼用区域的散气量,基于氨态氮浓度来控制后半兼用区域及后半好氧区域的散气量。第一回旋流在前半兼用区域中上升、在脱氮区域的水面侧朝向下游且在脱氮区域的中央附近下降、在脱氮区域的底侧朝向上游,第二回旋流在后半兼用区域中上升、在脱氮区域的水面侧朝向上游且在脱氮区域的中央附近下降、在脱氮区域的底侧朝向下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