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后置件的制冷器具和用于制造制冷器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958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0935383.0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1),其具有本体(2)和门(3),所述本体和门分别由壁(5,6)限界一至少局部地以隔热材料(27)填充的空腔(24),此外,所述制冷器具具有后置件(18),该后置件在隔热侧贴靠在所述壁(6)的背侧(19)上并且密封所述壁(6)的开口(16,17)阻止隔热材料(27)出来。根据本发明,在此设置,所述后置件(18)通过布置在弹簧臂(31,32)上的保持器件(33,34)固定在所述壁(6)的壁元件(22)的布置在所述空腔(24)内部的区段(23)的穿孔(28,51)上。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制冷器具的方法。

    包括具有板形支承顶的支承角的家用制冷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60661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610258422.8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制冷器具(5),其具有:壳体(6),用于食品的接收空间(7,8)构成在所述壳体中;门(9,10),所述门能够运动地布置在壳体(6)上用于关闭接收空间(7,8);支承角(13,14,15),通过所述支承角使门(9,10)与壳体(6)连接,其中,所述支承角(13,14,15)由一件式的由金属制成的裁剪件(28)构成并且具有板形的第一支承角部分(16),一第二支承角部分(19)与第一支承角部分成角度地通到该第一支承角部分上,并且所述支承角(13,14,15)具有支承销(20),其中,所述支承角(13,14,15)具有板形的支承顶(21),所述支承顶通到所述第一支承角部分(16)上并且与第一支承角部分成角度地布置,其中,所述支承顶(21)以超出部(23)局部地、也顶状地超过所述第二支承角部分(19)地延伸。

    具有后置件的制冷器具和用于制造制冷器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9585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610935383.0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尤其家用制冷器具(1),其具有本体(2)和门(3),所述本体和门分别由壁(5,6)限界一至少局部地以隔热材料(27)填充的空腔(24),此外,所述制冷器具具有后置件(18),该后置件在隔热侧贴靠在所述壁(6)的背侧(19)上并且密封所述壁(6)的开口(16,17)阻止隔热材料(27)出来。根据本发明,在此设置,所述后置件(18)通过布置在弹簧臂(31,32)上的保持器件(33,34)固定在所述壁(6)的壁元件(22)的布置在所述空腔(24)内部的区段(23)的穿孔(28,51)上。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制冷器具的方法。

    包括具有板形支承顶的支承角的家用制冷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606611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258422.8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制冷器具(5),其具有:壳体(6),用于食品的接收空间(7,8)构成在所述壳体中;门(9,10),所述门能够运动地布置在壳体(6)上用于关闭接收空间(7,8);支承角(13,14,15),通过所述支承角使门(9,10)与壳体(6)连接,其中,所述支承角(13,14,15)由一件式的由金属制成的裁剪件(28)构成并且具有板形的第一支承角部分(16),一第二支承角部分(19)与第一支承角部分成角度地通到该第一支承角部分上,并且所述支承角(13,14,15)具有支承销(20),其中,所述支承角(13,14,15)具有板形的支承顶(21),所述支承顶通到所述第一支承角部分(16)上并且与第一支承角部分成角度地布置,其中,所述支承顶(21)以超出部(23)局部地、也顶状地超过所述第二支承角部分(19)地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