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431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83763.5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封装以及使用该发光元件封装的显示装置。本公开适用于与显示装置相关的技术领域,并且例如涉及使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本公开包括:第一层,其包括端子;第二层即驱动层,其与第一层相邻定位并且包括驱动芯片;第三层即发光层,其与第二层相邻定位,其中第三层包括发光元件,其中每个发光元件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连接方向上至少部分地与驱动芯片重叠并且构成单位子像素;以及第四层,其与第三层相邻定位,其中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穿过第四层,其中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连接到驱动芯片的第一端,并且驱动芯片的第二端连接到端子。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607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480062748.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炳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使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显示设备。在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以及基于通过所述触摸传感器单元感测的触摸输入来被控制的显示单元在内的该显示设备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导电粘合层以及粘合到所述导电粘合层并且被布置为形成多行的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并且所述触摸传感器单元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中的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所述多行之间的X电极以及被配置为与所述X电极组合以感测触摸输入的Y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60633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960.0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652 , H01L24/95 , H01L25/0753 , H01L33/504 , H01L33/505 , H01L2933/0041 , H05K1/0274 , H05K1/189 , H05K3/323 , H05K2201/10106 , H05K2201/10128
Abstract: 显示器件包括:布线基板,该布线基板具有第一基板层和第二基板层;导电粘合层,该导电粘合层被构造成覆盖布线基板;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被耦合到导电粘合层并且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此外,第一电极被布置在第一基板层上,并且第二基板层具有面向导电粘合层的一个表面和覆盖第一电极的另一表面,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辅助电极被布置在第二基板层的一个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68406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629.X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9F9/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2 , H01L27/156 , H01L2224/14 , H05K1/111 , H05K1/189 , H05K3/323 , H05K3/4682 , H05K2201/051 , H05K2201/10106 , H05K2201/101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布线基板,所述布线基板具有第一基板层和第二基板层;导电粘合层,所述导电粘合层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布线基板;以及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被联接到所述导电粘合层,并且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层处,并且所述第二基板层包括面向所述导电粘合层的一个表面和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另一表面,并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层的一个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804969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02599.8
申请日:2006-01-10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炳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2942 , G09G2310/066 , G09G2320/0257 , G09G23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以及其驱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电极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板,该等离子显示板包括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驱动器,该驱动器用于驱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以及维持脉冲控制器,该维持脉冲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器以便使施加到扫描电极上的第一维持脉冲与施加到维持电极上的第二维持脉冲彼此相重叠,并且用于将施加到扫描电极上的第一维持脉冲的上升(ER-Up)时段以及使第一维持脉冲保持在维持电压(Vs)上的Y维持时段设置成与施加到维持电极上的第二维持脉冲的上升(ER-Up)时段以及使第二维持脉冲保持在维持电压(Vs)上的Z维持时段不相同。该文献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善维持时段的维持脉冲可提高驱动效率并且可改善明亮的余像。
-
公开(公告)号:CN10721150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80075841.1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5/0753 , G09F9/33 , H01L33/20 , H01L33/62 , H01L2224/95 , H05K1/189 , H05K3/323 , H05K3/4682 , H05K2201/10106 , H05K2201/10128
Abstract: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布线基板,所述布线基板具有布线电极;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形成像素;以及导电粘合层,所述导电粘合层被构造为将所述布线电极与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电连接。另外,所述导电粘合层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被设置有具有粘合性的树脂;以及金属聚集部分,所述金属聚集部分被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随着从金属‑有机化合物析出的金属原子彼此聚集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74560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80062748.2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炳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6 , G02B5/201 , G06F1/1652 , G06F3/0412 , G06F3/044 , G06F2203/04101 , G06F2203/04102 , G06F2203/04107 , G06F2203/04111 , H01L25/0753 , H01L33/32 , H01L33/42 , H01L33/502 , H01L33/58 , H01L33/62 , H01L2224/83192 , H01L2224/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使用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显示设备。在包括触摸传感器单元以及基于通过所述触摸传感器单元感测的触摸输入来被控制的显示单元在内的该显示设备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导电粘合层以及粘合到所述导电粘合层并且被布置为形成多行的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并且所述触摸传感器单元包括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中的所述多个半导体发光器件的所述多行之间的X电极以及被配置为与所述X电极组合以感测触摸输入的Y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1246665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710084041.3
申请日:2007-02-12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炳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多个子场的第一子场的复位周期期间,将包括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的第一复位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在除了该第一子场的其余子场中紧接着关断子场的开启子场的复位周期期间,将包括上升脉冲和下降脉冲的第二复位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在除了其间施加了第一复位脉冲和第二复位脉冲的子场外的另一子场的复位周期期间,将包括下降脉冲的第三复位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80004745.9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基板;配线电极,其配置在所述基板上;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其分别与所述配线电极电连接;各向异性导电层,其配置在复数个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之间,并且由导电粒子和绝缘物质的混合物构成;以及透光层,其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还形成在所述配线电极之间,所述透光层形成于在所述配线电极之间所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层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655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80004745.9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LG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基板;配线电极,其配置在所述基板上;复数个半导体发光元件,其分别与所述配线电极电连接;各向异性导电层,其配置在复数个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之间,并且由导电粒子和绝缘物质的混合物构成;以及透光层,其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各向异性导电层还形成在所述配线电极之间,所述透光层形成于在所述配线电极之间所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层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