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收发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8275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80056448.X

    申请日:2011-09-07

    Inventor: 安藤义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18 H03L7/099 H03L7/18 H04B1/525 H04L5/14

    Abstract: 为了在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减小接收性能的恶化,形成无线电收发机(1)的发送电路(20)输出要通过天线(10)无线发送的发送信号(110)。双工器(30)将发送信号(110)导向天线(10),并且将通过天线(10)无线接收的接收信号作为差分信号(102p和102n)输出到接收电路(40)。接收电路(40)基于接收信号在未输出发送信号(110)的条件下的第一特性和接收信号在输出发送信号(110)的条件下的第二特性来调节差分信号(102p和102n)的相位。此外,接收电路(40)基于通过在对相位进行调节以后对第一特性和第二特性进行比较而获得的结果来调节差分信号(102p和102n)的增益。

    无线电收发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827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180056448.X

    申请日:2011-09-07

    Inventor: 安藤义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18 H03L7/099 H03L7/18 H04B1/525 H04L5/14

    Abstract: 为了在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更进一步减小接收性能的恶化,形成无线电收发机(1)的发送电路(20)输出要通过天线(10)无线发送的发送信号(110)。双工器(30)将发送信号(110)导向天线(10),并且将通过天线(10)无线接收的接收信号作为差分信号(102p和102n)输出到接收电路(40)。接收电路(40)基于接收信号在未输出发送信号(110)的条件下的第一特性和接收信号在输出发送信号(110)的条件下的第二特性来调节差分信号(102p和102n)的相位。此外,接收电路(40)基于通过在对相位进行调节以后对第一特性和第二特性进行比较而获得的结果来调节差分信号(102p和102n)的增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