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单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19155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580030580.8

    申请日:2005-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2D25/328 B42D25/29 B42D25/342 B42D20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第一透明区域(72)和第二区域(71)的安全单据(7),在第一透明区域(72)内部放置了第一透明光学单元(74),在第二区域(71)内部放置了第二不透明的光学单元(73)。第二不透明的光学单元(73)呈现出第一光学效果。第一区域(72)和第二区域(71)以留有间隔的方式被放置在安全单据的载体(75)上,由此使第一区域(72)和第二区域(71)能够重叠。当第二光学单元被第一光学单元遮住且第一和第二光学单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26)时,产生第二光学效果,并且当第二光学单元被第一光学单元遮住且两者之间的第二距离(25)大于第一距离(26)时,产生与第二光学效果不相同的第三光学效果(51)。

    安全单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9155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80030580.8

    申请日:2005-09-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2D25/328 B42D25/29 B42D25/342 B42D20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第一透明区域(72)和第二区域(71)的安全单据(7),在第一透明区域(72)内部放置了第一透明光学单元(74),在第二区域(71)内部放置了第二不透明的光学单元(73)。第二不透明的光学单元(73)呈现出第一光学效果。第一区域(72)和第二区域(71)以留有间隔的方式被放置在安全单据的载体(75)上,由此使第一区域(72)和第二区域(71)能够重叠。当第二光学单元被第一光学单元遮住且第一和第二光学单元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26)时,产生第二光学效果,并且当第二光学单元被第一光学单元遮住且两者之间的第二距离(25)大于第一距离(26)时,产生与第二光学效果不相同的第三光学效果(51)。

    个性化防伪文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6093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580027361.4

    申请日:2005-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个性化防伪文件(1)和个性化防伪文件的方法。个性化防伪文件(1)具有通过缝合或粘合剂连接在一起的多张页面(12到15)。另外,通过缝合和粘合剂结合到防伪文件是设置成具有个性化光学防伪元件并在缝合或粘合剂区域进行折叠的单层或多层薄膜体(2)。此折叠将薄膜体(2)划分成其上放置所述个性化光学防伪元件的第一部分(21)和最好是片状、永久连接到具有至少一机器可读防伪元件的塑料体的第二部分(22),且其中至少一机器可读防伪元件具有用于RF识别的电子电路。

    用于RF标识的安全元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7227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480021226.4

    申请日:2004-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749 G06K19/07779 G06K19/077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RF标识的安全元件(2),以及制造这种安全元件的过程。安全元件具有柔性的、不导电的衬底层(24)以及导电材料的导电层(29),所述导电层是施加于衬底层上的,并按图案形状在衬底层的第一表面区域上形成以形成RF部件。在第一导电层(29)中与RF部件相关联的表面区域中,至少按区域方式形成第一浮雕结构(27)。

    个性化防伪文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0205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580027361.4

    申请日:2005-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个性化防伪文件(1)和个性化防伪文件的方法。个性化防伪文件(1)具有通过缝合或粘合剂连接在一起的多张页面(12到15)。另外,通过缝合和粘合剂结合到防伪文件是设置成具有个性化光学防伪元件并在缝合或粘合剂区域进行折叠的单层或多层薄膜体(2)。此折叠将薄膜体(2)划分成其上放置所述个性化光学防伪元件的第一部分(21)和最好是片状、永久连接到具有至少一机器可读防伪元件的塑料体的第二部分(22),且其中至少一机器可读防伪元件具有用于RF识别的电子电路。

    用于RF标识的安全元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6607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80021226.4

    申请日:2004-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9/07749 G06K19/07779 G06K19/077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RF标识的安全元件(2),以及制造这种安全元件的过程。安全元件具有柔性的、不导电的衬底层(24)以及导电材料的导电层(29),所述导电层是施加于衬底层上的,并按图案形状在衬底层的第一表面区域上形成以形成RF部件。在第一导电层(29)中与RF部件相关联的表面区域中,至少按区域方式形成第一浮雕结构(2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