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滤波器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46604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20843036.7

    申请日:2013-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23 H01F17/045 H01F27/29 H01F2017/0093

    Abstract: 共模滤波器(1)具备以相同的匝数分别卷绕于卷芯部(11a)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绕线(W1,W2)分别以匝数(m1)卷绕于第1卷绕区域(AR1),以匝数(m2)卷绕于第2卷绕区域(AR2)。卷绕区域(AR1)内的绕线(W2)的第n1匝(1≤n1≤m1-1)与绕线(W1)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1)短于绕线(W1)的第n1匝与绕线(W2)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2)。另外,卷绕区域(AR2)内的绕线(W1)的第n2匝(m1+1≤n2≤m1+m2-1)与绕线(W2)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3)短于绕线(W2)的第n2匝与绕线(W1)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4)。

    共模滤波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65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064907.2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部分上的绕线的卷绕位置进一步被稳定化的共模滤波器:具备卷芯部(23)、在相同方向上被卷绕于卷芯部(23)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卷芯部(23)包含第1以及第2卷绕区域(A1,A2)、位于这两个卷绕区域之间的第3卷绕区域(A3)。第1绕线(W1)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卷绕区域(A1,A2)被排列卷绕,第2绕线(W2)在第1以及第2卷绕区域(A1,A2)被卷绕于第1绕线(W1)上。第1以及第2绕线(W1,W2)在第3卷绕区域(A3)互相交叉,并且在第3卷绕区域(A3)至少一部分互相分开。由此,因为交叉部分上的2根绕线的接触距离被缩短,所以进一步使位于上方侧的第2绕线的卷绕位置稳定化成为可能。

    共模滤波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2062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0166836.2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共模滤波器(1)具备以相同的匝数分别卷绕于卷芯部(11a)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绕线(W1,W2)分别以匝数(m1)卷绕于第1卷绕区域(AR1),以匝数(m2)卷绕于第2卷绕区域(AR2)。卷绕区域(AR1)内的绕线(W2)的第n1匝(1≤n1≤m1‑1)与绕线(W1)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1)短于绕线(W1)的第n1匝与绕线(W2)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2)。另外,卷绕区域(AR2)内的绕线(W1)的第n2匝(m1+1≤n2≤m1+m2‑1)与绕线(W2)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3)短于绕线(W2)的第n2匝与绕线(W1)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4)。

    线圈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6303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11089642.3

    申请日:2017-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1),其具有包含卷芯部(12)及设置于该卷芯部(12)的两端的凸缘部(14a、14a)的磁芯(10)、在卷芯部(12)卷绕电线(31、32)而成的线圈部(30)。具有连接电线端(31a、31b、32a、32b)的接线部(41)的电极膜(40)形成于凸缘部(14a、14a)的表面。在与形成于电极膜(40)的表面的与接线部(41)不同位置的端子安装部(42)连接有端子金属件(50)。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安装部的连接可靠性高的线圈装置。

    共模滤波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6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64907.2

    申请日:2018-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23 H01F17/04 H01F27/292 H02K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部分上的绕线的卷绕位置进一步被稳定化的共模滤波器:具备卷芯部(23)、在相同方向上被卷绕于卷芯部(23)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卷芯部(23)包含第1以及第2卷绕区域(A1,A2)、位于这两个卷绕区域之间的第3卷绕区域(A3)。第1绕线(W1)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卷绕区域(A1,A2)被排列卷绕,第2绕线(W2)在第1以及第2卷绕区域(A1,A2)被卷绕于第1绕线(W1)上。第1以及第2绕线(W1,W2)在第3卷绕区域(A3)互相交叉,并且在第3卷绕区域(A3)至少一部分互相分开。由此,因为交叉部分上的2根绕线的接触距离被缩短,所以进一步使位于上方侧的第2绕线的卷绕位置稳定化成为可能。

    共模滤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2062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66836.2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共模滤波器(1)具备以相同的匝数分别卷绕于卷芯部(11a)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绕线(W1,W2)分别以匝数(m1)卷绕于第1卷绕区域(AR1),以匝数(m2)卷绕于第2卷绕区域(AR2)。卷绕区域(AR1)内的绕线(W2)的第n1匝(1≤n1≤m1‑1)与绕线(W1)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1)短于绕线(W1)的第n1匝与绕线(W2)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2)。另外,卷绕区域(AR2)内的绕线(W1)的第n2匝(m1+1≤n2≤m1+m2‑1)与绕线(W2)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3)短于绕线(W2)的第n2匝与绕线(W1)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4)。

    共模滤波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7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704650.X

    申请日:2013-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23 H01F17/045 H01F27/29 H01F2017/0093

    Abstract: 共模滤波器(1)具备以相同的匝数分别卷绕于卷芯部(11a)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绕线(W1,W2)分别以匝数(m1)卷绕于第1卷绕区域(AR1),以匝数(m2)卷绕于第2卷绕区域(AR2)。卷绕区域(AR1)内的绕线(W2)的第n1匝(1≤n1≤m1-1)与绕线(W1)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1)短于绕线(W1)的第n1匝与绕线(W2)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2)。另外,卷绕区域(AR2)内的绕线(W1)的第n2匝(m1+1≤n2≤m1+m2-1)与绕线(W2)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3)短于绕线(W2)的第n2匝与绕线(W1)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4)。

    共模滤波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4650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065273.2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特性由向安装基板搭载的搭载方向而变化的共模滤波器。被卷绕于卷芯部(23)的绕线(W1,W2)在卷绕区域(A1)构成卷绕组块(B1)且在卷绕区域(A2)构成卷绕组块(B2,B3),并且在卷绕区域(A3)互相交叉。构成卷绕组块(B2)的绕线(W2)和构成卷绕组块(B3)的绕线(W2)互相分开。就这样因为在卷绕区域(A1)中的卷绕布局与在卷绕区域(A2)中的卷绕布局不同,所以高频特性由向安装基板搭载的搭载方向而发生变化。由此,提供持有2种特性的共模滤波器成为可能。而且,因为绕线(W1,W2)在卷绕区域(A3)进行交叉,所以差分信号的对称性被提高。

    共模滤波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607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710166554.2

    申请日:2013-12-19

    Abstract: 共模滤波器(1)具备以相同的匝数分别卷绕于卷芯部(11a)的第1以及第2绕线(W1,W2)。绕线(W1,W2)分别以匝数(m1)卷绕于第1卷绕区域(AR1),以匝数(m2)卷绕于第2卷绕区域(AR2)。卷绕区域(AR1)内的绕线(W2)的第n1匝(1≤n1≤m1‑1)与绕线(W1)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1)短于绕线(W1)的第n1匝与绕线(W2)的第n1+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2)。另外,卷绕区域(AR2)内的绕线(W1)的第n2匝(m1+1≤n2≤m1+m2‑1)与绕线(W2)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3)短于绕线(W2)的第n2匝与绕线(W1)的第n2+1匝之间的线间距离(D4)。

    共模滤波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46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65273.2

    申请日:2018-0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特性由向安装基板搭载的搭载方向而变化的共模滤波器。被卷绕于卷芯部(23)的绕线(W1,W2)在卷绕区域(A1)构成卷绕组块(B1)且在卷绕区域(A2)构成卷绕组块(B2,B3),并且在卷绕区域(A3)互相交叉。构成卷绕组块(B2)的绕线(W2)和构成卷绕组块(B3)的绕线(W2)互相分开。就这样因为在卷绕区域(A1)中的卷绕布局与在卷绕区域(A2)中的卷绕布局不同,所以高频特性由向安装基板搭载的搭载方向而发生变化。由此,提供持有2种特性的共模滤波器成为可能。而且,因为绕线(W1,W2)在卷绕区域(A3)进行交叉,所以差分信号的对称性被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