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引导装置、相对可动系统及位移吸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305191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680041716.X

    申请日:2006-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方向刚性低、左右方向刚性高的运动引导装置。运动引导装置包括:轨道(15),其具有底面(30a)、侧面(30b)及上表面(30c),安装在底座(12)或移动体(11)之一上;移动块(16),其具有与轨道(15)的上表面(30c)对置的中央部(16a)和与轨道(15)的侧面(30b)对置的侧壁部(16b),相对于轨道(15)能够相对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地进行安装。在移动块(16)的侧面(23)设置位移吸收机构(17、38)。位移吸收机构(17、38)具有安装在底座(12)或移动体(11)的另一个上的安装体(26、34)和与安装体(26、34)结合、在安装体(26、34)向与移动块(16)的上表面交叉的方向位移时产生剪切变形的位移吸收部(31、37)。

    移动单元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3489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80029281.7

    申请日:201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单元(1),其在串列配置多数轨道轨(21)构成引导可动体(41)的引导轨道(2)的情况下,能跨越所述轨道轨的连接处而在引导轨道上顺畅地移动;具备互相平行地铺设的一对引导轨道(2)、对各引导轨道组装两个以上并且沿着该引导轨道移动自如的多数移动块(3)、以及固定在这些移动块的可动体(41);各引导轨道通过将沿着长边方向形成有引导面(25)的轨道轨(21)串列配置而设置,另一方面,所述移动块(3)具有接触子(31),该接触子(31)一边通过串列配置的轨道轨的连接部间隙(L)一边在所述引导面行走;关于所述一对引导轨道(2)所包含的多数连接部间隙(L),当所述移动块(3)位于任一处连接部间隙上时,所述移动块不位于其他的连接部间隙上。

    支撑引导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10662.5

    申请日:2014-0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引导装置,其即使在构成引导轨道(1)的多个导轨(4)的接缝存在有间隙时,也可让沿着引导轨道(1)移动的移动块(2)从一方导轨(4)顺畅地转换到另一方导轨(4),并且上述支撑引导装置具备串列配置的多个导轨(4)、以及可以一边依次在多个导轨(4)转换一边沿着所述引导轨道(1)移动的移动块(2),各导轨(4)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引导面(41),所述移动块(2)具有在所述导轨(4)的引导面(41)行走的接触件(3);在各导轨(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与所述引导面(41)并列且相对于该引导面(41)倾斜的辅助滑行面(5),另一方面,在所述移动块(2)存在有当该移动块(2)到达所述导轨(4)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时与所述导轨(4)的辅助滑行面(5)对置的前导滑行部(9)。

    运动导向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2869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580029904.6

    申请日:2005-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609 F16C29/065 F16C33/506 F16C4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导向装置,在外侧方向转换路及内侧方向转换路立体交叉的运动导向装置中,即使在端板上形成外侧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而且还形成内侧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的情况下,保持架也能够流畅地循环。在端板(5)上以立体交叉的方式形成外侧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18)及内侧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19)。在该端板(5)上组装内侧方向转换路构成部件(24),其构成外侧方向转换路的内周侧(25),并且与形成于端板(5)上的内侧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19)一同构成内侧方向转换路的外周侧(26)。在组装有内外方向转换路构成部件(24)的端板(5)上组装保持器导向部件(29),用于引导在内侧方向转换路的全长上延伸的、通过内侧方向转换路的保持架(10)的外周侧。

    线性导向装置以及滚子连接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250434C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02106084.3

    申请日:2002-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29/065 F16C33/506

    Abstract: 一种线性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一导轨以及多个滚子,其中导轨具有滚子轨道表面和一滚子循环路径,该路径具有与相应的轨道表面相应的负载滚子轨道表面,而滚子被设置并容纳在滚子循环路径中,并且与移动构件的移动相关地相对于轨道轴循环。各个滚子具有的比例为:约1.5<L/Da<约3。通过将滚子长度与滚子直径的比值设为:约1.5<L/Da<约3,当导向装置的各部分型式相同时,滚子型线性导向装置的基本额定静负载比滚珠型的滚动导向装置的更大。通过将比值设为:L/Da<约3,无需严格地对轴向间隙进行尺寸控制,就必定可以防止偏斜的发生。

    引导体以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5029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380029296.3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体及使用其的运动引导装置,即便使用刚性低的材料作为轨道轨,也可防止从轨道轨脱离,且能确保沿着该轨道轨确实移动;引导体(2、20)具备滚行在形成于结构体(1、1A)的滚行面(11、120)上的多个滚动体(3、30)并能够对所述结构体(1、1A)相对地移动,所述引导体(2、20)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2、20)具有供所述滚动体(3、30)循环的无限循环道(4、40),并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4、40)内的滚动体(3、30)接触所述结构体(1、1A)的滚行面(3、30)的负载开口部(5、260),在所述负载开口部(5、260)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6、280),其比从该负载开口部(5、260)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的滚动体(3、30)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

    移动单元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5614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51590.9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移动单元(1)能够容易地进行可动体(41)相对于轨道轨(2A、2B)的安装和卸下,并且包括:一对轨道轨(2A、2B),其互相隔着间隔地铺设在固定部上,并且在其相向的面上具有引导面;多个移动块(3A、3B),其收容配置在被这些一对轨道轨(2A、2B)所包夹的收容空间中,并且在各轨道轨(2A、2B)的引导面上行走;以及可动体(41),其与所述固定部隔着所述收容空间而对置,并且被保持在所述移动块(3A、3B)上;在所述可动体(41)设置有装卸机构,该装卸机构对被安装于一个轨道轨(2A、2B)上的移动块(3A、3B)与被安装于另一个轨道轨(2A、2B)上的移动块(3A、3B)之间的间隔进行变更,并解除这些移动块(3A、3B)与各轨道轨(2A、2B)之间的接触状态,该装卸机构与所述移动块(3A、3B)一同收纳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运动导向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052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01801486.0

    申请日:2001-05-25

    Abstract: 易于制成长尺寸的线性运动导向装置,且提供了能防止其薄而长的支承件与逸出通道构成件弯曲和防止其内周边导向部构成件敞开的运动导向装置。用于防止滚动件在将可动组件(2)从导轨(1)上卸下时自加荷的滚动件滚动通道中脱落的支承件(11、12、13),与构成逸出通道的逸出通道构成件(14),以及构成了用于改变滚动件方向的内周边导向部的内周边导向部构成件(15a、15b)等,都是由树脂分别相对于组件主体(4)并相互相对地独立形成,这些部件能通过事先计算其各自的收缩腔量而制成。结果就可防止长而薄的支承件(11、12、13)弯曲,同时能防止内周边导向部构成件(15a、15b)敞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