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最终外形的导轨热轧

    公开(公告)号:CN10606163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971.9

    申请日:2015-02-26

    Inventor: W.克劳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用于直线滚动轴承的导轨(11)的方法,其中提供钢质条坯(12),它具有恒定的初始横截面形状(13)并具有至少10米的长度,其中它至少在局部是可硬化的,并且该条坯(12)以恒定的输送速度被先后引导经过加热装置(15)和轧制设备(16),其中该条坯(12)在该加热装置(15)中被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在该奥氏体化温度在钢中存在奥氏体组织,其中该条坯在该轧制设备中被塑性变形,直至轧制设备(16)终点处的该条坯(12)的温度很高,从而存在奥氏体组织。按照本发明该条坯(12)直接在它已穿过该轧制设备(16)之后被冷却,从而在其可硬化区域内生成马氏体组织,其中该条坯(12)接着被磨削(20)以获得成品导轨(12),其中在所述塑性变形(16)和所述磨削(20)之间在该导轨(12)的磨削表面上不发生进一步的改变形状的加工。

    热轧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8884A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2815493.2

    申请日:2002-08-05

    Abstract: 一种热轧设备应如此构造和运转,即可轧制出厚度小于1毫米的且由变形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带材,其中在最后一架轧机的出口侧与所用材料无关地不应超过15m/s的带材速度,而且该轧制带材应具有奥氏体组织。为此建议:对易变形材料来说,使用约50毫米厚的薄板坯;七机架轧机的第一架抬起或或只进行一道光轧,板坯在第一机架前后进行除鳞;并且第二至第七机架将厚度减小到不到1毫米。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801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9776.X

    申请日:2016-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板的轧制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Ⅰ热轧钢卷,板厚2.5mm,退火板温为1120℃±10℃;Ⅱ 热轧原料酸洗;产线速度50m/min±5m/min;Ⅲ 冷轧机轧制:各道次变形率分别是1道次与2道次,为19%~24%;3道次与4道次及5道次为14%~19%;6道次与7道次及8道次为11%~15%;9道次与10道次为7%~12%;轧制速度为80m/min±5m/min;Ⅳ冷轧退火酸洗,退火板温为1110±10℃,产线速度为55±10m/min。用本发明的轧制方法,晶粒度7.5-8级,从而延伸率得到提升,延伸率平均在58%——60%。冲压过程中,不发生开裂与起皱。

    带钢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064C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97196265.0

    申请日:1997-06-09

    Abstract: 一种带钢生产方法,其中钢水在连铸机中被铸造成板坯并利用铸造热量地使板坯穿过炉装置,随后在粗轧机中进行粗轧并在精轧机中被精轧成具有理想成品厚度的带钢,其中,在连续或半连续的过程中,a.对于铁素体轧制带钢的生产来说,板坯在粗轧机中在奥氏体区内被轧制且在奥氏体区轧制之后被冷却到钢基本上具有铁素体组织的温度,带钢、板坯或板坯的一部分在精轧机中以基本上对应于精轧机入口速度和随后的压下量的速度进行轧制,并且在至少一架精轧机机架中是在铁素体区中进行轧制的;b.对于奥氏体轧制带钢的生产来说,离开粗轧机的带钢被加热到或使其温度保持在奥氏体区内的温度上且它在精轧机中基本上是在奥氏体区内被轧制到成品厚度,随后带钢被冷却到处于铁素体区内的温度;将获得理想成品厚度后的铁素体轧制带钢或奥氏体轧制带钢剪切成随后卷取的具有理想长度的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