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电梯自动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25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30440.9

    申请日:2017-11-15

    Inventor: 孙旭光 周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电梯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进入电梯轿厢的用户的个数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S2、在进入电梯轿厢的用户的个数超过预设值时基于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用户的多个到达楼层,且基于上述多个到达楼层制定最佳停靠楼层;S3、在预设时间内且电梯轿厢的实际承载量不大于电梯轿厢最大承载量时关闭电梯轿厢门并运行电梯轿厢至最佳停靠楼层。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将用户到达楼层的重叠区域作为最佳停靠楼层的制定依据,使到达相近和相邻楼层的用户能够集中在一个楼层停靠,以减少电梯轿厢的停靠次数,提高电梯轿厢的运行效率。

    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447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90176.9

    申请日:2016-06-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02 B66B1/40 B66B1/44 B66B2201/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获取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其中,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或载重量减少方向;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在保证相应电梯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电梯再平层运动的控制成本。

    带有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手机

    公开(公告)号:CN10541729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64854.6

    申请日:2015-12-20

    Inventor: 魏庆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4 B66B5/02 B66B2201/242

    Abstract: 一种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的带有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手机,包括垂直电梯井、轿厢、手机、无线信号发送接收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报警器,垂直电梯井布置在楼房内,电梯门布置在垂直电梯井的前壁面上,轿厢布置在垂直电梯井内,轿厢的顶部通过链条与电机相连接,第一无线信号发送接收器布置在电梯门的顶部,中央处理器、第二无线信号发送接收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布置在手机内。在本发明中,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发送接收器监测到带有手机的人靠近电梯门时,就会控制轿厢在此层楼房停留;当监测到有人坠入电梯井时,就会采取急救措施。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应于电梯安全系统的设计。

    电梯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76460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388579.9

    申请日:2013-08-30

    Inventor: 阿部道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06 B66B2201/24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系统。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停电时的运转这方面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具备电梯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切换并执行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和停电时有限制运转来作为停电时运转。停电时无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前的期间内进行与通常运转同等的运转。停电时有限制运转在停电时能运转最低时间度过后且剩余蓄电量为能运转蓄电量以上的情况下将能停止楼层进行限制来运转。

    在竖井内包括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72858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480043368.0

    申请日:2004-06-21

    Abstract: 电梯系统(20)包括位于竖井(40)内的多个轿厢(22,24)。在乘客服务层(70)的范围外提供了停靠位置(72,74)。通过控制器(60)使用目的地进入策略指导电梯轿厢(22,24)的运动。位于竖井的多个轿厢,在正常乘客服务层范围外的停靠位置以及目的地进入轿厢运动控制的创造性结合允许其降低轿厢行驶速度,降低轿厢尺寸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仍然满足预期的操作能力的需要或甚至超过与另一个需要更大的轿厢,更高的速度以及更大的建筑空间的电梯系统相关联的预期的操作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