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35070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780039004.9
申请日:2007-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B60H1/00478 , B60H3/02 , B60H2003/028 , F24F3/1429 , F24F5/0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吸附材料的车辆用除加湿装置,其供给窗玻璃防模糊用途的除湿空气及用于提高舒适性的加湿空气,并可以简化装置结构且可以将装置小型化。该车辆用除加湿装置是在壳体(1)内收纳鼓风机(2)、吸附材料组件(3)、流路切换装置(4)而构成的。吸附材料组件(3)将第一吸附元件(31)及第二吸附元件(32)直接设置在珀耳帖元件(30)的各面上而构成,流路切换装置(4)的构成为:相对于第一吹出口(11)及第二吹出口(12),可以使通过了第一吸附元件(31)的空气和通过了第二吸附元件(32)的空气单独流动且可切换流动方向。在吸附材料组件(3)中使珀耳帖元件(30)的电流逆转并切换该珀耳帖元件的吸热部和散热部,并通过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各空气的流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535070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80039004.9
申请日:2007-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B60H1/00478 , B60H3/02 , B60H2003/028 , F24F3/1429 , F24F5/0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吸附材料的车辆用除加湿装置,其供给窗玻璃防模糊用途的除湿空气及用于提高舒适性的加湿空气,并可以简化装置结构且可以将装置小型化。该车辆用除加湿装置是在壳体(1)内收纳鼓风机(2)、吸附材料组件(3)、流路切换装置(4)而构成的。吸附材料组件(3)将第一吸附元件(31)及第二吸附元件(32)直接设置在珀耳帖元件(30)的各面上而构成,流路切换装置(4)的构成为:相对于第一吹出口(11)及第二吹出口(12),可以使通过了第一吸附元件(31)的空气和通过了第二吸附元件(32)的空气单独流动且可切换流动方向。在吸附材料组件(3)中使珀耳帖元件(30)的电流逆转并切换该珀耳帖元件的吸热部和散热部,并通过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各空气的流动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80010849.X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 , B60H3/02 , B60H2003/028 , F24F5/0042
Abstract: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在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中依次容纳第一鼓风机(2a)、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吸附剂组件(3)、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第二鼓风机(2b)构成。吸附剂组件(3)通过将第一吸附元件(31)及第二吸附元件(32)直接配置在珀尔帖元件(30)的各个板面上构成。并且,通过使流过珀尔帖元件(30)的电流反转,利用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进行流路切换,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连续地从第一吹出口(11)吹出,将加湿(或除湿)的空气连续地从第二吹出口(12)吹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83566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2771.2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28 , B60R11/00 , B60R13/0815 , B60R2011/0028 , B60R2013/0287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容易进行就座于一对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车室内构造(10),包括一对车辆用座椅(12、14)和用于使从分别就座于一对车辆用座椅(12、14)上的乘员(P1、P2)发出的声音向对象侧的乘员反射并收拢的同时进行传递的声音反射传递部(22)。声音反射传递部(22)形成沿着分别以乘员(P1、P2)的头部位置作为焦点(24A、24B)的假想椭圆(26)而成的凹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25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880010849.X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 , B60H3/02 , B60H2003/028 , F24F5/0042
Abstract: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在作为空气流路的壳体中依次容纳第一鼓风机(2a)、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吸附剂组件(3)、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第二鼓风机(2b)构成。吸附剂组件(3)通过将第一吸附元件(31)及第二吸附元件(32)直接配置在珀尔帖元件(30)的各个板面上构成。并且,通过使流过珀尔帖元件(30)的电流反转,利用第一流路切换装置(4a)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4b)进行流路切换,将被除湿(或加湿)的空气连续地从第一吹出口(11)吹出,将加湿(或除湿)的空气连续地从第二吹出口(12)吹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64657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880010323.1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B60H3/024 , B60H2003/028 , B60H2003/0691 , F24F2221/34
Abstract: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容纳到壳体内构成。另外,其它形式,通过将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流路切换装置(4)容纳到壳体内构成。吸附剂组件(3)由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构成的吸附元件(30)和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上的加热器(31)构成。并且,在切换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的同时,通过切换送风方向或者流路,从第一吸入、吹出口(或吹出口)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吸入、吹出口(或者吹出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183566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0880112771.2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28 , B60R11/00 , B60R13/0815 , B60R2011/0028 , B60R2013/0287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容易进行就座于一对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之间的交流。车室内构造(10),包括一对车辆用座椅(12、14)和用于使从分别就座于一对车辆用座椅(12、14)上的乘员(P1、P2)发出的声音向对象侧的乘员反射并收拢的同时进行传递的声音反射传递部(22)。声音反射传递部(22)形成沿着分别以乘员(P1、P2)的头部位置作为焦点(24A、24B)的假想椭圆(26)而成的凹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1646577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80010323.1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1 , B60H3/024 , B60H2003/028 , B60H2003/0691 , F24F2221/34
Abstract: 车辆用除湿、加湿装置,通过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容纳到壳体内构成。另外,其它形式,通过将将鼓风机(2)、吸附剂组件(3)、流路切换装置(4)容纳到壳体内构成。吸附剂组件(3)由将吸附剂载置在能够通气的部件上构成的吸附元件(30)和直接配置在该吸附元件上的加热器(31)构成。并且,在切换加热器(31)的通电状态的同时,通过切换送风方向或者流路,从第一吸入、吹出口(或吹出口)吹出被除湿的空气,从第二吸入、吹出口(或者吹出口)吹出被加湿的空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