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1267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80055503.7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12 , H02K3/28 , H02K15/0031 , H02K15/0435 , H02K15/085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线圈末端的径向尺寸的增大、确保线圈末端部所需的绝缘性能、并且能够提高槽满率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电枢绕组具备分别卷绕被绝缘包覆且没有连接部的连续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面积固定的一根导体线(19)而制作出的多个分布卷绕式的绕组体(21),导体线(19)具备第1至第4直线部(21a、21b、21c、21d)和连结第1至第4直线部(21a、21b、21c、21d)之间的第1至第3线圈末端部(21e、21f、21g),成形为第1至第4直线部(21a、21b、21c、21d)的径向宽度(w’)比第1至第3线圈末端部(21e、21f、21g)的径向宽度(w)宽。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82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8100.2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齿主体部(61)与突起部(62)的交界部设有齿槽(24b),齿主体部(61)的周向的侧面即齿主体部侧面(23f)与齿槽(24b)的从齿主体部侧面(23f)连续的面即齿主体部触抵部(24c)所成的角度为直角或锐角,将突起部(62)向周向的外侧转动,使突起部(62)的外周侧侧面即突起部触抵部(24f)与齿主体部触抵部(24c)紧贴,从而在齿(23b)形成滑履(26)。
-
公开(公告)号:CN1059348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480073842.8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5/04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能够降低制造设备成本,并且能使覆盖在导体线上的绝缘被膜的损伤的发生得到抑制的定子绕线用线圈的制造方法。定子绕组用线圈具有2m根直线部和将2m根直线部的端部彼此连结而将2m根直线部不间断地连结起来的(2m–1)根线圈末端部,各线圈末端部包括在中央部形成有曲拐部的鼓出部,和将直线部与鼓出部连结而形成为圆弧形状的一对斜边部,该定子绕组用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导体线上成形鼓出部的鼓出部成形工序、在鼓出部的中央部成形曲拐部的曲拐部成形工序、在导体线的鼓出部的两侧成形斜边部的斜边部成形工序、在导体线的斜边部的与鼓出部相反的那侧成形直线部的直线部成形工序、和在直线部成形后将斜边部成形为圆弧形状的圆弧成形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6464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6536.3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45 , H02K3/12 , H02K3/38 , H02K15/105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能够确保线圈末端的电绝缘,实现高电压化,并且能够利用廉价的装置进行制造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外径侧绝缘纸具有:圆环状的外径侧绝缘纸用基部,以沿着第1线圈末端的方式配置在第1线圈末端的列的内径侧;以及外径侧绝缘纸用突起部,分别从外径侧绝缘纸用基部的轴向外方的端部向径向外方突出,比相邻的第1线圈末端之间的上述第2弯曲部更靠轴向外方地插入,内径侧绝缘纸具有:圆环状的内径侧绝缘纸用基部,以沿着第2线圈末端的方式配置在第2线圈末端的列的外径侧;以及外径侧绝缘纸用突起部,分别从内径侧绝缘纸用基部的轴向外方的端部向径向内方突出,比相邻的第2线圈末端之间的第4弯曲部更靠轴向外方地插入。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820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580058100.2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齿主体部(61)与突起部(62)的交界部设有齿槽(24b),齿主体部(61)的周向的侧面即齿主体部侧面(23f)与齿槽(24b)的从齿主体部侧面(23f)连续的面即齿主体部触抵部(24c)所成的角度为直角或锐角,将突起部(62)向周向的外侧转动,使突起部(62)的外周侧侧面即突起部触抵部(24f)与齿主体部触抵部(24c)紧贴,从而在齿(23b)形成滑履(26)。
-
公开(公告)号:CN106464054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580026536.3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45 , H02K3/12 , H02K3/38 , H02K15/105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能够确保线圈末端的电绝缘,实现高电压化,并且能够利用廉价的装置进行制造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外径侧绝缘纸具有:圆环状的外径侧绝缘纸用基部,以沿着第1线圈末端的方式配置在第1线圈末端的列的内径侧;以及外径侧绝缘纸用突起部,分别从外径侧绝缘纸用基部的轴向外方的端部向径向外方突出,比相邻的第1线圈末端之间的上述第2弯曲部更靠轴向外方地插入,内径侧绝缘纸具有:圆环状的内径侧绝缘纸用基部,以沿着第2线圈末端的方式配置在第2线圈末端的列的外径侧;以及内径侧绝缘纸用突起部,分别从内径侧绝缘纸用基部的轴向外方的端部向径向内方突出,比相邻的第2线圈末端之间的第4弯曲部更靠轴向外方地插入。
-
公开(公告)号:CN10593487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80073842.8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421 , H02K1/16 , H02K3/12 , H02K15/045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能够降低制造设备成本,并且能使覆盖在导体线上的绝缘被膜的损伤的发生得到抑制的定子绕线用线圈的制造方法。定子绕组用线圈具有2m根直线部和将2m根直线部的端部彼此连结而将2m根直线部不间断地连结起来的(2m–1)根线圈末端部,各线圈末端部包括在中央部形成有曲拐部的鼓出部,和将直线部与鼓出部连结而形成为圆弧形状的一对斜边部,该定子绕组用线圈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导体线上成形鼓出部的鼓出部成形工序、在鼓出部的中央部成形曲拐部的曲拐部成形工序、在导体线的鼓出部的两侧成形斜边部的斜边部成形工序、在导体线的斜边部的与鼓出部相反的那侧成形直线部的直线部成形工序、和在直线部成形后将斜边部成形为圆弧形状的圆弧成形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98126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80008115.8
申请日:2015-02-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12 , H02K1/16 , H02K15/045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如下旋转电机及其线圈的制造方法:能够将线圈的剖面形状设为矩形且使线圈端部的顶部的凸出部的剖面面积小于斜边部的剖面面积,实现输出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实现小型化。在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构成电枢绕组的线圈是将剖面矩形的导线卷绕而制作的,所述线圈具有:4根直线部,插入于包括两个槽的槽对;以及3根线圈端部,将任意的两根直线部的端部彼此连接,连续地连结4根直线部,所述线圈在周向上以一个槽间距排列,安装于电枢铁芯,线圈端部具有向轴向外方突出为凸状的凸出部和将被连接的两根直线部与凸出部连结的斜边部,凸出部具有曲柄部,该曲柄部使被连接的两根直线部的径向位置位移设定量,凸出部的剖面面积比斜边部的剖面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80020353.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5/04
Abstract: 对一根导线的规定的部位进行加压、塑性加工,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剖面的槽部(步骤S11),挤压从该槽部离开了规定尺寸的位置,形成顶部(步骤S12),对从该顶部离开了规定尺寸的部位进行塑性加工,形成下一个槽部(步骤S14)。反复进行这样的工序,制造形成有所需数量的槽部以及顶部的导线,一边将该导线以顶部为基准进行弯折而形成线圈端部,一边多次卷绕为六边形(步骤S15),形成将导线卷绕规定次数而成的六边形的线圈。在该六边形的线圈中,槽部的线束成为对置的两条边,被插入于电枢的槽。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9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353.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478 , H02K3/12 , H02K15/0056 , H02K15/045 , H02K2213/03
Abstract: 对一根导线的规定的部位进行加压、塑性加工,形成具有所期望的剖面的槽部(步骤S11),挤压从该槽部离开了规定尺寸的位置,形成顶部(步骤S12),对从该顶部离开了规定尺寸的部位进行塑性加工,形成下一个槽部(步骤S14)。反复进行这样的工序,制造形成有所需数量的槽部以及顶部的导线,一边将该导线以顶部为基准进行弯折而形成线圈端部,一边多次卷绕为六边形(步骤S15),形成将导线卷绕规定次数而成的六边形的线圈。在该六边形的线圈中,槽部的线束成为对置的两条边,被插入于电枢的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