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管道煨弯加工后产生褶皱度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9945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296870.0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一种测量管道煨弯加工后产生褶皱度的工具,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工具包括第一主尺、第二主尺、第三主尺、横向尺、第一游标筒、第二游标筒、第三游标筒;第一主尺套入第一游标筒内构成第一测量组件;第二主尺套入第二游标筒内构成第二测量组件;第三主尺套入第三游标筒内构成第三测量组件;第一、第二测量组件分别设于第三测量组件的两侧;横向尺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游标筒连接,使得第一游标筒沿横向尺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第一游标筒与第三游标筒的间距,第二游标筒沿横向尺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第二游标筒与第三游标筒的间距;横向尺中部与第三游标筒连接,使得横向尺能沿第三游标筒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能快速完成计算褶皱度参数的测量,检测效率高。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设备圆形端口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28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04337.4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设备圆形端口建模方法,属于核电站工程测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S01,建模终端接收到激光跟踪仪采集若干个设备圆形端口三维坐标点。步骤S02,建模终端将全部的设备圆形端口三维坐标点的数据重心化后采用奇异值分解算法拟合出圆形端口所在平面方程,计算每个设备圆形端口三维坐标点到设备圆形端口所在平面的法向偏差。步骤S03,建模终端计算优化获得最佳设备圆形端口圆心及最佳设备圆形端口半径。步骤S04,建模终端发现有异常点,将异常点全部剔除并回到步骤S02,否则进入步骤S05。步骤S05,建模终端构建模型。本发明快速准确对设备圆形端口建模,且不用计算初始值,减少了计算量,方便实用。

    一种贯穿件安装同心度检测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774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44822.2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穿件安装同心度检测装置,包含光线发射件与用于接收光线的同心度对照件,还包含两个分别安装在不同贯穿件内的自对中组件;所述自对中组件包含中心壳体、多个沿所述中心壳体中心向外延伸且相互之间的夹角相等的移动支撑臂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撑臂相对所述中心壳体同步伸缩相同距离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支撑臂最外端抵接于贯穿件内壁,且所有移动支撑臂最外端与所述中心壳体中心的距离相同;所述光线发射器与所述同心度对照件分别安装在两个自对中组件的中心。该检测装置检测安全壳与屏蔽墙上对应两个贯穿件的同心度时操作简单,且不易出现误差。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空间平面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4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0908569.8

    申请日:2021-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空间平面拟合方法。包括:设定空间平面方程;获取待测平面数据;依据平面数据拟合空间平面并获取偏微分结果,并依据偏微分结果获取空间平面方程的参数,依据空间平面方程的参数剔除平面数据中的异常数据;依据剔除后的平面数据再次拟合空间平面,以计算待测平面的实际平面度偏差。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相应的空间拟合方法用于计算平面度偏差,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不能满足要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法能够剔除异常数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计算精度,进而能够满足核电站主设备等要求极高的设备安装需求。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空间平面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4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08569.8

    申请日:2021-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空间平面拟合方法。包括:设定空间平面方程;获取待测平面数据;依据平面数据拟合空间平面并获取偏微分结果,并依据偏微分结果获取空间平面方程的参数,依据空间平面方程的参数剔除平面数据中的异常数据;依据剔除后的平面数据再次拟合空间平面,以计算待测平面的实际平面度偏差。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相应的空间拟合方法用于计算平面度偏差,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不能满足要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法能够剔除异常数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计算精度,进而能够满足核电站主设备等要求极高的设备安装需求。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核电管道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584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89282.4

    申请日:2021-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核电管道建模方法,属于核电工程测量技术领域。该基于激光跟踪的核电管道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激光跟踪仪采集三维坐标;S2:分别对多个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进行中心化处理形成中心化三维坐标;S3:构造优化模型,获取最佳参数;S4:获取各个特征点的圆度偏差,统计出所有圆度偏差大于预设偏差的异常特征点,将所有异常特征点剔除并返回步骤S3,如果所有特征点的圆度偏差均不大于预设偏差,则向下执行;S5:根据最佳参数分别获取圆柱半径、圆柱中轴线向量、圆柱中轴线上一点的坐标。本发明的方法不用计算初始值,减少了计算量,方便实用。

    一种用于密闭空间作业的整体防护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13647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85634.1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一种用于密闭空间作业的整体防护设施,属于核电厂工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根可移动立杆、连接多根可移动立杆的可调固定杆、设于可移动立杆上的风机组件;可移动立杆包括杆体、设于杆体下端的滑轮组件;可调固定杆包括相互插接的套管和伸缩管;相邻可移动立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水平向的可调固定杆,相邻可移动立杆的杆身之间至少连接有两根交叉的可调固定杆。本发明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完成防护设施的搭设,节省时间和人力,并且整体防护设施的安全性有保障。

    一种测量管道煨弯加工后产生褶皱度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09945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96870.0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一种测量管道煨弯加工后产生褶皱度的工具,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工具包括第一主尺、第二主尺、第三主尺、横向尺、第一游标筒、第二游标筒、第三游标筒;第一主尺套入第一游标筒内构成第一测量组件;第二主尺套入第二游标筒内构成第二测量组件;第三主尺套入第三游标筒内构成第三测量组件;第一、第二测量组件分别设于第三测量组件的两侧;横向尺两端分别与第一、二游标筒连接,使得第一游标筒沿横向尺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第一游标筒与第三游标筒的间距,第二游标筒沿横向尺长度方向移动调节第二游标筒与第三游标筒的间距;横向尺中部与第三游标筒连接,使得横向尺能沿第三游标筒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能快速完成计算褶皱度参数的测量,检测效率高。

    一种安全带挂锁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62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032146.5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挂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带挂锁,包括挂锁主体和抱臂机构,所述挂锁主体面向待连接的竖向杆侧设有主垫体;所述抱臂机构用于将所述挂锁主体与待连接的竖向杆抱紧,所述抱臂机构具体包括第一抱臂,与所述挂锁主体铰接,且所述第一抱臂面向待连接的竖向杆侧设有第一垫体;第二抱臂,与所述挂锁主体铰接,且所述第二抱臂面向待连接的竖向杆侧设有第二垫体;锁接组件,包括第一锁头,设有锁槽,开设有第一限位导向孔,以及设有第一齿接部;第二锁头,开设有第二限位导向孔,以及设有第二齿接部。本发的安全带挂锁能够通过抱臂机构与竖向杆进行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带挂锁只能与横向杆连接不能与竖向杆连接的难题。

    一种核电现场受限空间气体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03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15018.3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现场受限空间气体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安全施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作业时,放置机器人至受限空间;S2:机器人在受限空间内位移;S3:实时获取机器人处的气体数据;S4:判断气体数据安全度是否高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提示允许作业;S5:判断气体数据安全度是否低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启动报警器,提示撤离,并执行S6;反之则执行S7;S6:判断气体数据安全度是否低于第三阈值;若是则生成危险区域,发送撤离消息至危险区域内的工作人员;S7:完成作业,回收机器人。本发明简单方便,无需人力管理,节省人工成本,智能化程度高,气体检测精确度高,安全性好,分级化警报,确保警报及时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