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16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01226.5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2458 , G06F16/23 , G06F16/22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灵活配置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基础版本的标准规范和标准规范对应的检测参数、判定参数,建立检测标准规范库,在标准规范版本更新时迭代更新检测标准规范库的版本;构建检测要素配置架构,检测要素配置架构包括检测参数要素配置架构和检测项目要素配置架构;响应于用户的委托检测指令,对委托单进行复核,根据检测要素配置架构进行检测实验,得到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生成实验数据表,调用数据接口,根据实验数据表中单元格标注的数据字段符号和数据接口请求的数据进行全量匹配,输出原始记录表,本发明中建立的检测标准规范库具备历史版本检索能力,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1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57873.X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强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桥梁养护领域。该装置包括攀爬机器人单元、强度检测模块、摄像模块和终端,攀爬机器人单元搭载强度检测模块和摄像模块,攀爬机器人单元中的第一收放预紧系统和第二收放预紧系统均环绕桥梁墩柱,在对桥梁墩柱的强度进行检测时,终端控制攀爬机器人单元中的第二攀爬单元沿着导轨板垂向移动,控制第一攀爬单元沿着第一收放预紧系统以及第二攀爬单元沿着第二收放预紧系统同步移动,并通过控制竖直驱动组件驱动攀爬机器人单元整体沿着桥梁墩柱垂向移动,使得攀爬机器人单元到达每个预设位置,在每一个预设位置对桥梁墩柱进行环形视觉检测和强度检测。本申请能对桥梁墩柱强度进行自动、全方位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58112.7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汛墙基础探测方法,涉及探测领域,防汛墙的底部设有基础,所述基础包括底板和桩基,所述探测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底板;在所述底板的范围内,沿第一方向加工出第一探测孔;在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的边沿处,沿第二方向加工出第二探测孔;在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的边沿处,沿第三方向加工出第三探测孔;将磁梯度探测仪放入探测孔内,并通过所述磁梯度探测仪对所述桩基进行探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方向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朝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三方向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朝下倾斜延伸。由此,可以对防汛墙的基础进行全面、准确的探测,探测过程简单便捷,成本和周期较短,对原有结构的破坏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455310.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压力转换装置,包括:转换装置底座;转换装置下筒,安装于转换装置底座上;转换装置顶盖设置于转换装置下筒的上方;转换装置上筒与转换装置顶盖连接;隔离膜,设置于转换装置上筒与转换装置下筒之间,转换装置顶盖、转换装置上筒和隔离膜围成上腔室;转换装置底座、转换装置下筒和隔离膜围成下腔室;至少三个固定拉杆,每个固定拉杆的上端穿过转换装置顶盖,紧固件将固定拉杆与转换装置顶盖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拉杆的下端穿过转换装置底座,紧固件将固定拉杆与转换装置底座固定连接。本发明污水压力转换装置使得污水不会进入体变管中,隔离膜将污水渗透压转换为纯净水的渗透压,使体变管始终保持清洁状态,保证读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41376.9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渗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硫酸铜渗漏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当四足机器人沿着规划的路径行走在土工膜上时,足端感测装置检测足端电压,充满硫酸铜溶液的软管将电压传导至电压测量装置,电压测量装置根据电压计算得到对角足端的电势差,并将电势差上传给遥测地面站,遥测地面站根据电势差绘制电势云图,进而根据零电势的位置判断防渗层的渗漏位置。本发明的四足机器人沿着规划的路径进行高效检测,电压测量装置通过充满硫酸铜溶液的软管与足端感测装置连接,来测量对角足端的电势差,并绘制各位置下两路对角足上动态电势差的等势线图,进而确定零电势的位置判断防渗层的渗漏位置,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数据准确率并减少了人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7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15014.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4 , E02D31/02 , E02D31/00 , E02D19/12 , E02B3/16 , C09K17/40 , B32B9/04 , B32B27/12 , B32B38/08 , C09K103/00 , C09K10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渗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防渗衬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修复防渗衬垫,包括膨润土、自修复剂、无纺织物、有纺织物、覆膜。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本征修复防渗衬垫,当土工膜产生裂缝时,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渗入防渗衬垫时,预置的微生物修复剂就会利用渗滤液中提供氮源的作用下开始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修复裂缝,在阻止渗漏的进一步发生的同时达到吸附重金属、有机质等污染,该方法操作简单,属于垃圾填埋场防渗漏的一种事先预防型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452895.9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壁垂直渗透仪,包括:真空筒、周围加压筒、周围注水筒、空气压缩机、上游压力转换装置、多个下游压力转换装置、多个渗透压力室和多个体变管件;每个污水压力转换装置的底座管道连接底部三通阀门,每个体变管件的下端与相应的底部三通阀门连接,每个底部三通阀门连接筒体阀门;每个污水压力转换装置的顶盖管道通过管路连接顶部三通阀门,每个顶部三通阀门通过管路与筒体阀门;渗透压力室包括渗透压力筒、压力室顶盖、压力室底座、试样底座和试样顶盖;压力室底座连接上游输水管道;压力室底座连接下游输水管道。本发明的柔壁垂直渗透仪能够同时对试样底面和顶面施加反压,能够同时测量多组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4546.7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D04H1/4374 , D04H1/4382 , D06M11/74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光热转化功能的定向导水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定向导水非织造材料依次包括疏水层、亲水层和碳纳米管层;疏水层和亲水层均包括相互缠结分布的疏水纤维和亲水纤维;疏水层包括疏水面,亲水层包括亲水面;疏水纤维自疏水面至亲水面逐渐减少,亲水纤维自疏水面至亲水面逐渐增多;疏水纤维和亲水纤维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本发明将定向导水功能与光热转化性能相结合,实现了水分传输速率与水分蒸发速率的高效匹配。同时,附着在非织造材料亲水面的多壁碳纳米管赋予了该材料优异的吸光度,选择低导热系数以及低于水的密度的纤维使得该材料能永久浮于水面,并具有较低热量损耗,实现集中热能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596859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4490.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承载能力测试装置,包括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支座,所述预制板的两端分别放在一个支座上,所述预制板的底面与一位移传感器相接触,所述预制板顶面长度方向的三等分处分别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垂直于两个支座的连线,所述压杆上压覆加载架,所述加载架的顶面设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和上横梁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一数据终端相连接。本发明采用立柱、支撑板、上横梁和下横梁的组合形式作为基本框架,其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不仅简化了测试过程,而且降低测试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21521.X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旋翼无人机远程启停和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利用具备联网功能和继电器控制能力的模块作为机巢的充电控制模块,利用机巢与旋翼无人机的端口触点的接触实现对旋翼无人机上搭载具有延时功能的继电器的控制,实现对旋翼无人机电池充电和放电模式的切换,即可实现远程控制旋翼无人机的启停和充电,同时可兼容目前常见的航模电池作为旋翼无人机的主要电源;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与极高的可靠性。本申请解决了传统旋翼无人机在室内应用场景下无人化常态化部署时的远程启停以及自动充电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