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液位周期均流出水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092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60050.X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液位周期均流出水装置,变液位周期均流出水装置包括出流管、导轨、磁性阀及浮体触发筒;浮体触发筒随着液位的下降依次向下接触并推动对应位置的磁性阀摆动从而打开对应位置的横流管,并撤销对上方位置的磁性阀的推动力使其复位,从而在液位不断下降的同时实现水箱出水口周期性均流出水,排水稳定且能周期性等流量排水;浮体触发筒随着液位的下降依次向下接触并推动对应位置的磁性阀摆动从而打开对应位置的横流管以实现周期性均流出水,无需额外提供外部动力源,动力提供稳定,有效降低动力成本和维护成本;能够实现周期性均流出水,适用范围广,实现均匀稳定出水的同时,避免连续出水可能导致的非预期影响。

    一种流向检测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11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31362.8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向检测装置,通过第一集成体随着水流流向相对于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第二集成体相对流动,以实现触发磁铁与对应侧磁力开关逐步靠近直至两者间距达到开启预设值,从而通过磁力开关对应显示水流流向;取代昂贵的检测设备节约成本的同时,流向检测及时、准确且精度高;通过第一集成体随水流流向相对于第二集成体的运动,及磁力间距改变即能够实现水流流线检测,不需要额外动力,节约检测能源;在水流流向检测完成后,通过在第二集成体前后侧设置的复位磁体,通过同极磁铁同性相斥实现第一集成体复位,通过在第二集成体左右侧设置的导向磁体保证流向监测时及复位时第一集成体相对第二集成体运动时的导向,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无动力自动浇灌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66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93580.8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动力自动浇灌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相互支撑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有上储液腔(A),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形成有下储液腔(B);在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匀速进液口(4),在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溢流进液口(7)和瞬时补水口(5),在第三壳体(3)上开设有瞬时浇灌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时补水口(5)、瞬时浇灌口(6)分别各自通过第一浮力阀门装置、第二浮力阀门装置来控制开启和关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额外接入传感器、电路电器元件、控制元件等器材。

    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及其自动排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35954.3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及其自动排污方法,壳体内铰接有拨片,拨片连接有拍盖;拍盖铰接安装于壳体上,且拍盖的位置与排污口相对应;壳体内还铰接有转板,转板连接有拉杆,拉杆上约束安装有浮体,浮体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转板上铰接有勾板,转板上设有定位销,勾板压设于定位销上,所述勾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拨片相适配的勾爪。本发明不需要人工控制、不需要外部动力消耗,无运行费用,也不须要传感器及电动电池阀门的介入控制,依据储液设施液位变化就可以实现设施底部沉积污物的自动排放,排污量可调,并在排放动作结束后自动关闭排污系统。

    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及其自动排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0435954.3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及其自动排污方法,壳体内铰接有拨片,拨片连接有拍盖;拍盖铰接安装于壳体上,且拍盖的位置与排污口相对应;壳体内还铰接有转板,转板连接有拉杆,拉杆上约束安装有浮体,浮体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转板上铰接有勾板,转板上设有定位销,勾板压设于定位销上,所述勾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拨片相适配的勾爪。本发明不需要人工控制、不需要外部动力消耗,无运行费用,也不须要传感器及电动电池阀门的介入控制,依据储液设施液位变化就可以实现设施底部沉积污物的自动排放,排污量可调,并在排放动作结束后自动关闭排污系统。

    一种自动排污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37108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683849.7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壳体内铰接有拨片,拨片连接有拍盖;拍盖铰接安装于壳体上,且拍盖的位置与排污口相对应;壳体内还铰接有转板,转板连接有拉杆,拉杆上约束安装有浮体,浮体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转板上铰接有勾板,转板上设有定位销,勾板压设于定位销上,所述勾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拨片相适配的勾爪。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人工控制、不需要外部动力消耗,无运行费用,也不须要传感器及电动电池阀门的介入控制,依据储液设施液位变化就可以实现设施底部沉积污物的自动排放,排污量可调,并在排放动作结束后自动关闭排污系统。

    一种变液位周期均流出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16640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520438.4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液位周期均流出水装置,变液位周期均流出水装置包括出流管、导轨、磁性阀及浮体触发筒;浮体触发筒随着液位的下降依次向下接触并推动对应位置的磁性阀摆动从而打开对应位置的横流管,并撤销对上方位置的磁性阀的推动力使其复位,从而在液位不断下降的同时实现水箱出水口周期性均流出水,排水稳定且能周期性等流量排水;浮体触发筒随着液位的下降依次向下接触并推动对应位置的磁性阀摆动从而打开对应位置的横流管以实现周期性均流出水,无需额外提供外部动力源,动力提供稳定,有效降低动力成本和维护成本;能够实现周期性均流出水,适用范围广,实现均匀稳定出水的同时,避免连续出水可能导致的非预期影响。

    智能雨污分流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34090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0975240.7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内部的混水仓(3)、雨水仓(8)和雨水溢流仓(9),在箱体(1)上靠近混水仓(3)的一侧开设有混流入水口(2),在箱体(1)上靠近雨水仓(8)的一侧开设有雨水入水口(7),在箱体(1)上靠近雨水溢流仓(9)的一侧开设有雨水出水口(10),在箱体(1)的混水仓(3)的下方开设有污水排水口(5),污水排水口(5)的上方设置有与污水排水口(5)形状相匹配的排污锥形拍门(4);在所述雨水仓(8)内设置有浮子驱动装置(6),所述浮子驱动装置(6)通过连杆机构(13)与排污锥形拍门(4)连接,将雨水入水口有没有水汇入作为雨污混流管水质分辨的标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流向检测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895392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1462598.8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向检测装置,通过第一集成体随着水流流向相对于水平方向位置固定的第二集成体相对流动,以实现触发磁铁与对应侧磁力开关逐步靠近直至两者间距达到开启预设值,从而通过磁力开关对应显示水流流向;取代昂贵的检测设备节约成本的同时,流向检测及时、准确且精度高;仅通过第一集成体随水流流向相对于第二集成体的运动,及磁力间距改变即能够实现水流流线检测,不需额外动力,节约能源;在水流流向检测完成后,通过在第二集成体前后侧设置的复位磁体,通过同极磁铁同性相斥实现第一集成体复位,通过在第二集成体左右侧设置的导向磁体保证流向监测时及复位时第一集成体相对第二集成体运动时的导向,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无动力自动浇灌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0833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0895913.8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动力自动浇灌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相互支撑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有上储液腔(A),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形成有下储液腔(B);在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匀速进液口(4),在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溢流进液口(7)和瞬时补水口(5),在第三壳体(3)上开设有瞬时浇灌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时补水口(5)、瞬时浇灌口(6)分别各自通过第一浮力阀门装置、第二浮力阀门装置来控制开启和关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额外接入传感器、电路电器元件、控制元件等器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