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匀速排水控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65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896677.0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匀速排水控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头部(1)、进水滤网(2)、进水管(3)、箱体(4)、分流三通(5)、上部管体(A)、下部管体(B)、下部水压连通口(6)、上部入流口(7)、下部防护滤网(8)、承插滑动部件(9)、浮动止水部件(10)、出水控制管(11)、出水口(12)、通气帽(13)、排污阀(14);利用浮动止水部件所受浮力和水压差克服自身重力的作用实现在较长周期内缓慢、均匀地对水量加以释放的要求,不需要外部提供动力,适用于难以提供动力源的场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一种向位仪可调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5930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156655.7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位仪可调安装支架,包括固定于井壁的井壁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固定件(1)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管口长度固定件(3),在所述管口长度固定件(3)的伸出端连接有能够调节相对管口长度固定件(3)距离的管口长度调节件(6),在所述管口长度调节件(6)的底部连接有能够调节相对管口长度固定件(3)角度的管口角度调节件(8),在所述管口角度调节件(8)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杆(13)和浮子(16);从而可以满足检测装置在不同管径排水管内部不同径向位置的安装需求,以及在不同水平角度关系和不同竖直角度关系的水平排水管内部的安装需求,调节方便,增大适用范围,保证检测结果精确有效。

    智能雨污分流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8176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657721.8

    申请日:2018-06-25

    Inventor: 易威 穆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内部的混水仓(3)、雨水仓(8)和雨水溢流仓(9),在箱体(1)上靠近混水仓(3)的一侧开设有混流入水口(2),在箱体(1)上靠近雨水仓(8)的一侧开设有雨水入水口(7),在箱体1)上靠近雨水溢流仓(9)的一侧开设有雨水出水口(10),在箱体(1)的混水仓(3)的下方开设有污水排水口(5),污水排水口(5)的上方设置有与污水排水口(5)形状相匹配的排污锥形拍门(4);在所述雨水仓(8)内设置有浮子驱动装置(6),所述浮子驱动装置(6)通过连杆机构(13)与排污锥形拍门(4)连接,将雨水入水口有没有水汇入作为雨污混流管水质分辨的标准。

    一种自动开合进水模块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91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9485.3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开合进水模块,包括壳体,在壳体的顶部一侧通过传动轴活动安装有过滤片,传动轴顶部与壳体顶壁之间设置有吸附组件,壳体的底部形成有蓄水空间,在蓄水空间内设置有与吸附组件电连接的控制回路,控制回路根据蓄水空间内水位变化通过吸附组件控制过滤片对应动作;通过设置有控制回路,使得控制回路能够根据蓄水空间内水位变化实现通断,进而控制吸附组件吸附或脱离,使得过滤片能够根据传动轴位置实现上升或下落,进而能够根据是否下雨等天气情况改变过滤片的工作位置,使得该进水模块的过滤片能够根据道路所处天气环境变化进行对应工作状态的变化,增大适用范围。

    一种装配式雨水花箱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9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77823.4

    申请日:2022-08-15

    Inventor: 穆毅 王鸿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雨水花箱及其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雨水花箱包含若干个雨水花箱单元模块,每个雨水花箱单元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顶部种植箱体(8)和底部储水箱体(9);下雨时,雨水经过种植箱体中的泥土消能后滴落到储水箱体中进行储水,当降雨结束后可通过打开水箱水阀取水使用;而当发生持续降雨时,储水箱体中的水位超出预设液位时,储水箱体中的储水经溢流管顶部到达底座内部,再从底座外侧排水口流入当地的排水管网,从而有效实现对雨水的溢流控渗效果,控制入渗雨水的渗透速率,达到控制设施的排空时间,提升净化效果的作用。

    一种混流管或混流沟中流动液体的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2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98719.5

    申请日:2021-04-13

    Inventor: 易威 王坚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流管或混流沟中流动液体的判别方法,直接通过判别水质判别管中有无雨水汇入即可确定此时为雨水天气还是非雨天气,从而判别混流管或混流沟中流动液体为雨水还是污水,判别方法简单高效,判断结果直接准确;无需现有方案中所需的精密检测仪器的介入,同时避免简单根据流量大小误判率过高的问题,可实施性强,也能避免误判;将单纯排放雨水的水质判别管引入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雨水可以提供的浮力和重力等能量,作为驱动污水排出口切换阀门的动力源,自动实现准确的雨污分流。

    一种小孔出水防堵塞装置、雨污分流装置及无动力缓释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425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69716.9

    申请日:2021-04-06

    Inventor: 易威 王坚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孔出水防堵塞装置、雨污分流装置及无动力缓释器,小孔出水防堵塞装置包括出流管、柔性连接部、及浮体;由于浮体部在浮力作用下依靠与柔性连接部的固定连接能够相对于出流管发生相对运动,水位高时,浮体因为浮力作用带动柔性连接部向上弯折,水位低时,浮体因为重力作用带动柔性连接部向下弯折,浮体带着柔性连接部随着水位的变化上下浮动的同时也随着水流左右晃动,柔性连接部上的通过孔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孔的形态和受力持续变化,无论在出水过程中或是出水结束时,均保持柔性连接部处于运动和变形中,通过孔的稳定水膜难以形成,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微生物附着生长和水垢形成。

    无动力自动浇灌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66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93580.8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动力自动浇灌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相互支撑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有上储液腔(A),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三壳体(3)之间形成有下储液腔(B);在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匀速进液口(4),在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溢流进液口(7)和瞬时补水口(5),在第三壳体(3)上开设有瞬时浇灌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时补水口(5)、瞬时浇灌口(6)分别各自通过第一浮力阀门装置、第二浮力阀门装置来控制开启和关闭;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要额外接入传感器、电路电器元件、控制元件等器材。

    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及其自动排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35954.3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污装置及其自动排污方法,壳体内铰接有拨片,拨片连接有拍盖;拍盖铰接安装于壳体上,且拍盖的位置与排污口相对应;壳体内还铰接有转板,转板连接有拉杆,拉杆上约束安装有浮体,浮体的底部连接有配重块,转板上铰接有勾板,转板上设有定位销,勾板压设于定位销上,所述勾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拨片相适配的勾爪。本发明不需要人工控制、不需要外部动力消耗,无运行费用,也不须要传感器及电动电池阀门的介入控制,依据储液设施液位变化就可以实现设施底部沉积污物的自动排放,排污量可调,并在排放动作结束后自动关闭排污系统。

    一种水体生态群落快速建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98686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16586.4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体生态群落快速建立平台,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护层、植根层和承托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植根层上均匀设置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置有营养土,所述营养土内可种植植物,所述植根层上位于所述种植孔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种植孔之间设置有浮力载体,所述承托层的两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钢缆吊装有配重块。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平台,将植物种植于该平台上,将平台放置于水中,通过浮力载体为平台提供浮力,为增加平台的稳定性,在平台的下部通过滑轮吊装有配重块,能够为生物生存提供适宜空间、适应不同水体透明度和水体地形、可以同时培植挺水和沉水植物,具有结构简单和外观自然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