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软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常/低温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66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23670.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掺杂软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常/低温应用,该材料包括选择性刻蚀表面碳膜的软碳以及负载于软碳上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所述的选择性刻蚀表面碳膜的软碳以3,4,9,10‑苝四羧酸二酐作为前驱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电极在可逆容量、循环稳定性和相比室温的低温容量保留率方面具有较好表现,能够很好地克服软碳材料表面碳膜包覆的问题,拓展了碳复合材料在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室温和低温应用。

    气相原位聚合制备固体润滑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6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27631.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07/44 C10M2217/0443 C10N2230/06 C10N22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原位聚合制备固体润滑膜的方法。通过通入不同组分的气相单体在摩擦工件表面沉积,发生原位聚合反应来生成固体润滑膜,起到减磨耐磨作用。将两种液态单体邻苯二甲酸酐(PA)和对苯二胺(PPD)在单独的加热装置中分别加热成为气态,再按摩尔比:1:( 0.3~3)分别通过输气管道向高温常压非敞开式容器中的摩擦工件表面连续喷气。其中PA加热温度为270℃~320℃,PPD加热温度为250℃~300℃。高温非密闭容器环境温度为400℃~600℃,得到的固体润滑膜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可持续的工作,使摩擦表面的摩擦系数及比磨损率大大降低。

    气相原位聚合制备固体润滑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6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0927631.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原位聚合制备固体润滑膜的方法。通过通入不同组分的气相单体在摩擦工件表面沉积,发生原位聚合反应来生成固体润滑膜,起到减磨耐磨作用。将两种液态单体邻苯二甲酸酐(PA)和对苯二胺(PPD)在单独的加热装置中分别加热成为气态,再按摩尔比:1:(0.3~3)分别通过输气管道向高温常压非敞开式容器中的摩擦工件表面连续喷气。其中PA加热温度为270℃~320℃,PPD加热温度为250℃~300℃。高温非密闭容器环境温度为400℃~600℃,得到的固体润滑膜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可持续的工作,使摩擦表面的摩擦系数及比磨损率大大降低。

    一种二硒化钼/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常/低温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32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8244.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硒化钼/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常/低温应用,该材料包括氮掺杂多孔三维碳骨架以及负载到氮掺杂多孔三维碳骨架上的二硒化钼纳米颗粒,所述的氮掺杂多孔三维碳骨架以聚多巴胺包覆的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前驱物;该方法具体包括:以钴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前驱体,使用盐酸多巴胺作为碳包覆材料,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包覆的钴金属有机骨架;通过碳化和刻蚀得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笼;通过水热法,制备二硒化钼纳米颗粒,并负载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笼上,构筑二硒化钼/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笼复合电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在室温和低温应用场景下用于钠/钾离子电池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能测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452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510944155.5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能测试的方法,该方法用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的摩擦试验机对上试样3和下试样4测试,其步骤:(1)对上试样3和下试样4进行预处理;(2)采用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摩擦试验机对上述步骤(1)称重后的上试样3和下试样4进行磨损;(3)对上述步骤(2)磨损后的上试样(3)和下试样(4)进行后处理,通过多组试样测试,在相同的磨损时间和相同的转速的条件下,比较下试样的磨斑直径的差值,即可分析得到上试样(3)、下试样(4)高温原位生成固态润滑膜的减磨量。该方法针对不同的反应性气相物的不同的反应条件、不同的物理性质,控制通入反应性气相物与惰性气体的通入时间和流速,提高对测试试样的测试精度。

    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能测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452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44155.5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6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能测试的方法,该方法用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的摩擦试验机对上试样3和下试样4测试,其步骤:(1)对上试样3和下试样4进行预处理;(2)采用高温原位生成固体润滑膜摩擦试验机对上述步骤(1)称重后的上试样3和下试样4进行磨损;(3)对上述步骤(2)磨损后的上试样(3)和下试样(4)进行后处理,通过多组试样测试,在相同的磨损时间和相同的转速的条件下,比较下试样的磨斑直径的差值,即可分析得到上试样(3)、下试样(4)高温原位生成固态润滑膜的减磨量。该方法针对不同的反应性气相物的不同的反应条件、不同的物理性质,控制通入反应性气相物与惰性气体的通入时间和流速,提高对测试试样的测试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