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32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613036.5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镇河流污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护岸与第一侧壁之间构成第一廊道,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构成第二廊道,所述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的高度,以实现第一廊道至第二廊道的第一级跌水曝气,所述的第二侧壁的高度高于河道水面的高度,以实现第二廊道至河道水面的第二级跌水曝气。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排放口混接混排的旱天污水后外排处理,同时,能有效收集雨水排放口排出的初期雨水,对于消除河道劣V类水质及达到水功能区划目标具有显著的效果;提供净化初期雨水空间,并且不影响河道防洪除涝的基本功能。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010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448889.X

    申请日:2014-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包括拦截单元、预处理单元、湿地单元、绿化截滤单元、反冲洗单元、排洪单元和植物控制单元。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人工湿地需间歇运行和长期运行以后填料易堵塞的技术难题,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兼具防洪功能。并且本发明集多项优化技术构成完善的生态净化系统,实现河道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具有占地面积小、可在河道原位处理且不影响排洪需求、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应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强、无蚊蝇滋生、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河道。

    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01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48889.X

    申请日:2014-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水体原位修复的立体生态廊道系统及方法,包括拦截单元、预处理单元、湿地单元、绿化截滤单元、反冲洗单元、排洪单元和植物控制单元。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人工湿地需间歇运行和长期运行以后填料易堵塞的技术难题,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兼具防洪功能。并且本发明集多项优化技术构成完善的生态净化系统,实现河道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具有占地面积小、可在河道原位处理且不影响排洪需求、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应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强、无蚊蝇滋生、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河道。

    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及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423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11447830.9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雨水泵站的污染物削减组合装置及其工艺,包括前池水原位处理装置、前池水异位处理装置和廊道净化装置,前池水原位处理装置包括曝气装置,前池水异位处理装置包括提升泵和澄清装置,廊道净化装置包括拦污消浪网、生物膜反应器、曝气系统,廊道净化装置设置在排放口处。本发明对雨水泵站水体从前池到排放进行全方位的净化处理,能有效削减泵站污水污染物,提升泵站放江水质,对于改善河道黑臭具有显著效果。本发明可显著提升水的透明度,打破营养平衡,抑制藻类及富营养化,出水可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本发明占地面积小,可根据泵站布局调整分布,用药量少,全自动控制,运行维护方便。

    一种地表径流初期污染的源头削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952445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399105.2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地表径流初期污染的源头削减装置,雨水篦子内分隔有吸附格和排水格,吸附格和所述的排水格之间设有连通部,其中,吸附格的顶部设有低位篦子口,且所述的吸附格内设有若干吸附壁;所述的排水格的顶部设有高位篦子口,所述的低位篦子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的高位篦子口的高度,且所述的排水格内还连接有雨水连管。本实用新型同针对地表径流初期污染的特点,提出一种地表径流初期污染的源头削减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适用性广,一次性投资小的特点,并且,其还具有如下优点:在源头对污染物进行高效削减;采用分层进水的结构形式;可在现有的设施上改造;具有可再生使用的效果;能量利用率高。

    一种无需种植基的绿化挡土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271892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21884151.5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护岸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无需种植基的绿化挡土墙结构,包括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土墙垂直面上设有若干植物种植单元,所述挡土墙顶部设有太阳能灌溉装置,所述太阳能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接植物种植单元,所述的植物种植单元包括不锈钢金属框、水槽和浮盘,所述的不锈钢金属框安装在挡土墙垂直面上,不锈钢金属框内设有水槽,水槽内固定设置浮盘,植物种植于浮盘上,其优点在于:构简单,便于施工和制作,运行维护方便;不锈钢金属框为挂钩形,可灵活固定于混凝土挡墙,不锈钢金属框内种植植物,无需种植基,可模块化组合,任意更换,便于维护与管理。

    一种养殖塘转化型湿地生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924409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261213.3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公开了一种养殖塘转化型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沟渠和被所述沟渠彼此隔开的第一种植区、第二种植区、第三种植区和第四种植区;沟渠内灌溉有水;第一种植区上种植有用于对水体进行初步沉淀及过滤的芦苇和茭白;第二种植区种植有用于涵养水源的落羽杉和池杉;第三种植区种植有用于使水体上下层循环的芦苇、糙叶苔草、芦竹和池杉;第四种植区种植有用于净化水体的千屈菜、黄菖蒲和西伯利亚鸢尾。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基地内划分多个功能种植区,集中的对引入的水流进行多功能的分区处理,不仅提高了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而且改善了原有湿地处理方法中单一、笼统的应用模式,提高了湿地处理系统的高效性。

    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379721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922059.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河流污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雨污混排的污水及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护岸与第一侧壁之间构成第一廊道,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构成第二廊道,所述的第一侧壁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壁的高度,以实现第一廊道至第二廊道的第一级跌水曝气,所述的第二侧壁的高度高于河道水面的高度,以实现第二廊道至河道水面的第二级跌水曝气。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排放口混接混排的旱天污水后外排处理,同时,能有效收集雨水排放口排出的初期雨水,对于消除河道劣V类水质及达到水功能区划目标具有显著的效果;提供净化初期雨水空间,并且不影响河道防洪除涝的基本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