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95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581936.8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水渐扩管结构和泵站整流方法,所述进水渐扩管结构包括一进水渐扩管,所述进水渐扩管为弯形管道,所述进水渐扩管的内底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由外侧向内侧倾斜,水流在通过所述进水渐扩管时,由于转弯形成的离心力将被所述倾斜面提供向心力所抵消,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所述倾斜面上。所述泵站整流方法是在泵房的进水口处导通连接有一所述进水渐扩管结构。本发明通过改进现有的进水渐扩管结构,利用外侧高度的合理增加所提供的向心力使水流在进水渐扩管内均匀分布,使得进入泵房前池的水流流态及流速在渐扩管内更为均匀,增大流动的横向扩散,从而,使水流在泵房内流速与流态均匀分布,保证泵站的良好水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58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306704.2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水工程消能工,包括上游输水构筑物、跌水构筑物、流量控制构筑物和下游输水构筑物;所述上游输水构筑物通过所述跌水构筑物与所述下游输水构筑物导通连接;所述跌水构筑物与所述下游输水构筑物的连接段的下游端设置有凸起的流量控制构筑物,所述流量控制构筑物上设置有若干通水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涉水工程消能工,是一种既可实现良好的消能作用,避免泥沙在该工段大量淤积又同时使水流中掺混的气体在该段顺利溢出的消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493547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93758.2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调蓄管涵的自动清淤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蓄管涵内可滑移的清淤装置,所述调蓄管涵的末端设置有排淤池及排污泵;所述自动清淤系统还包括一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蓄管涵底部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下侧开设有多个曝气孔。本发明的自动清淤系统还可以包括一跌水蓄能装置。本发明的自动清淤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节约能源、自动化程度高、清淤效果好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88043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49158.9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3F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F5/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深隧螺旋渠道式旋流竖井,包括浅层流体入流管渠、竖井本体和深层流体排放管渠,还包括切线入流式导流渠段和渠道式螺旋坡道;浅层流体入流管渠与切线入流式导流渠段相连通,竖井本体内壁和沿竖井本体内壁螺旋状附着构建的渠底和竖墙围成渠道式螺旋坡道,切线入流式导流渠段沿渠道式螺旋坡道的切线方向与渠道式螺旋坡道相连通,渠道式螺旋坡道的底端与深层流体排放管渠相连通。本发明能使水流始终保持沿竖井本体内壁螺旋下降的旋流形态,即使在排水工程的落差较大的情况下,不会使旋流逐渐转化为跌水,从而避免对后续设施造成较大冲击并产生大量水汽,进而影响后续设施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1529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81936.8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水渐扩管结构和泵站整流方法,所述进水渐扩管结构包括一进水渐扩管,所述进水渐扩管为弯形管道,所述进水渐扩管的内底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由外侧向内侧倾斜,水流在通过所述进水渐扩管时,由于转弯形成的离心力将被所述倾斜面流提供向心力所抵消,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所述倾斜面上。所述泵站整流方法是在泵房的进水口处导通连接有一所述进水渐扩管结构。本发明通过改进现有的进水渐扩管结构,利用外侧高度的合理增加所提供的向心力使水流在进水渐扩管内均匀分布,使得进入泵房前池的水流流态及流速在渐扩管内更为均匀,增大流动的横向扩散,从而,使水流在泵房内流速与流态均匀分布,保证泵站的良好水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2026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99856.7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3F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蓄排水隧道淤积物清理的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主要包括入流竖井、蓄排水隧道、消力井、虹吸管和设置在蓄排水隧道末端的排淤池及排污泵,蓄排水隧道倾斜贯通设置在各个入流竖井之间,入流竖井连通下水道井口和蓄排水隧道,消力井设置在蓄排水隧道底部对应入流竖井的位置,相邻消力井之间设置有虹吸管。本发明的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利用虹吸原理实现了无动力清理地下蓄排水隧道内的淤积沉淀物同时达到节能和入流消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36656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09097.2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23/166 , B66C2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吊装检修及锁定导杆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方形导杆和第二方形导杆,第一方形导杆固定设置于构筑物内;第二方形导杆的下端部还固定设置有圆管,圆管插设于第一方形导杆内并可随第二方形导杆在第一方形导杆内转动;圆管的侧部设置有一开口结构,第一方形导杆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方形导杆限位固定装置,第一方形导杆限位固定装置的一端插设于圆管的开口结构处,第一方形导杆限位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吊架座下部;设备吊装检修及锁定导杆机构还包括一导杆定位套,导杆定位套的一端套设于第二方形导杆,导杆定位套的另一端放置于吊架座上。本发明由于上述的结构设计,具有检修口面积较小、安全性高、工程造价较低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10004022.3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流截污一体化无外接动力截流井,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前端设有雨水进口,所述截流井的后端设有雨水出口,所述截流井一端侧壁设置有初雨截流口,所述初雨截流口设置有与初雨截流口直径相同的旋转格栅,所述旋转格栅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闸板和第二旋转闸板,所述截流井内部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截流井顶部设置有液位计控制箱。本发明可实现截流井的固液分离,流量控制好,且安装简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810004022.3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流截污一体化无外接动力截流井,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前端设有雨水进口,所述截流井的后端设有雨水出口,所述截流井一端侧壁设置有初雨截流口,所述初雨截流口设置有与初雨截流口直径相同的旋转格栅,所述旋转格栅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闸板和第二旋转闸板,所述截流井内部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截流井顶部设置有液位计控制箱。本发明可实现截流井的固液分离,流量控制好,且安装简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988123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05906.6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流截污一体化无外接动力截流井,包括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前端设有雨水进口,所述截流井的后端设有雨水出口,所述截流井一端侧壁设置有初雨截流口,所述初雨截流口设置有与初雨截流口直径相同的旋转格栅,所述旋转格栅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闸板和第二旋转闸板,所述截流井内部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截流井顶部设置有液位计控制箱。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截流井的固液分离,流量控制好,且安装简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具备良好的经济性与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