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GNSS接收机天线自主指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6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16265.3

    申请日:2024-04-08

    Inventor: 蒋虎 邓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GNSS接收机天线自主指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伺服机构模块,包括:分别安装于星体坐标系+Z和‑Z方向一侧的分别与GNSS接收机的两幅接收天线对应驱动连接的两个伺服机构;控制指向模块,根据星上感知的地球位置信息以及卫星自身信息,通过星务分系统自主计算控制量,并根据控制量控制对地一侧的伺服电机驱动其相应的接收天线进行机动指向,使得该接收天线的波束中心线避开地球遮挡,从而确保GNSS接收机可见足够数量的导航卫星。本发明通过伺服驱动增加了GNSS天线的动态跟踪范围,提高了GNSS可见卫星数量,从而降低了GNSS信号失锁的概率,提高了航天器的运行可靠度。

    一种太阳观测卫星载荷备份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316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67922.7

    申请日:2023-09-11

    Inventor: 蒋虎 诸成 邓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观测卫星载荷备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运载火箭将太阳观测载荷备份卫星送入预定轨道;S2、太阳观测卫星、载荷备份卫星同时在轨执行太阳观测任务;S3、当太阳观测卫星载荷性能严重退化,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错开10°~20°相位角部署,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一起连续采集太阳观测数据,延续太阳观测卫星太阳观测任务;或者,当太阳观测卫星载荷性能未明显退化,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错开180°相位角部署,载荷备份卫星与太阳观测卫星组成立体式太阳观测网络、加密执行太阳观测任务。有益效果是载荷备份、确保太阳观测卫星长时间在轨连续执行观测任务。

    一种适应日地拉格朗日点L2飞行器的姿轨控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2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1961.5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日地拉格朗日点L2飞行器的姿轨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星箭分离后,快速消除所述星箭分离引起的角速度和姿态偏差,实现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S2、控制实现卫星从GTO转移到L2轨道;S3、所述卫星的科学舱和推进舱分离后,消除分离角速度和姿态偏差,再次实现卫星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S4、在所述卫星任务阶段,根据载荷需求进行姿态测量和姿态控制;S5、在所述卫星的轨运行期间,根据所述卫星轨道漂移情况进行轨道维持控制。该方法能够实现对L2飞行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精准控制。

    光学载荷光轴热变形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4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6510.4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载荷光轴热变形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包含多台光学载荷的卫星,被配置为模拟在轨真实温度波动;多个载荷棱镜,被布置在所述卫星内,每个所述载荷棱镜的法向与一个光学载荷的光轴平行;测试光源,被配置为模拟恒星发出的光;探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载荷棱镜反射形成的光斑;光路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测试光源提供光路,使测试光源抵达所述载荷棱镜后返回至所述探测器;真空装置,被配置为容置所述卫星、以及所述光路模块的一部分。

    星地双光路对地面双站同时指向方法及系统、控制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7872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942885.0

    申请日:2017-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地双光路对地面双站同时指向方法及系统、控制终端,将所述密钥通信机指向第一地面站;计算所述纠缠发射机指向第二地面站时,所述纠缠发射机上的二维转台在载荷设备坐标系下的方位角与俯仰角;根据所述二维转台在载荷设备坐标系下的方位角与俯仰角设置所述二维转台,以使所述纠缠发射机在所述二维转台的驱动下指向第二地面站。本发明的星地双光路对地面双站同时指向方法及系统、控制终端通过双光路指向两个地面站来实现星地高精度对准,以满足量子卫星开展有效量子通信的需求,同时确保量子卫星在轨实验的有效性。

    星地双光路对准地面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6984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42898.8

    申请日:2017-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0775 H04B10/118 H04B10/70 H04L9/08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地双光路对准地面验证系统,包括:试验星,模拟实体卫星;气浮台模块,包含一承载所述试验星的气浮台和为所述气浮台供气使得所述气浮台带动所述试验星定轴转动的供气装置;地面站模拟模块,包含接收站动模拟器,用于模拟地面接收站与所述试验星通信;星体测试模块,向所述试验星发送测试数据以测试所述试验星的功能和性能;地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地面站模拟模块和所述星体测试模块相连,根据所述星体测试模块的测试数据控制所述地面站模拟模块运行。通过本发明在卫星上天之前,可以间接验证量子科学试验卫星的在轨关键性能指标。

    光学载荷光轴热变形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4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856510.4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载荷光轴热变形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包含多台光学载荷的卫星,被配置为模拟在轨真实温度波动;多个载荷棱镜,被布置在所述卫星内,每个所述载荷棱镜的法向与一个光学载荷的光轴平行;测试光源,被配置为模拟恒星发出的光;探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载荷棱镜反射形成的光斑;光路模块,被配置为所述测试光源提供光路,使测试光源抵达所述载荷棱镜后返回至所述探测器;真空装置,被配置为容置所述卫星、以及所述光路模块的一部分。

    一种量子卫星对地面光学站指向姿态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3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03810.X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卫星对地面光学站指向姿态实现方法,科学应用系统制订科学实验计划,包括参与该科学实验的地面光学站配置,地面光学站地理坐标等参数,以及量子卫星过境科学实验计划中涉及的地面光学站的出入境时刻预报数据;量子卫星包括卫星平台,卫星平台承载密钥通信机、纠缠源、纠缠发射机等光学载荷;本发明的涉及的卫星对地面光学站指向得上注姿态导引律包括两部分:第一姿态导引律及第二姿态导引律,以第二姿态导引律在前,第一姿态导引律在后的次序无缝组合后形成卫星对地面光学站指向的上注姿态导引律。通过卫星平台在轨偏航姿态机动的策略,可以解决量子卫星科学实验中遇到的量子卫星光学器件保持特定需求的偏振态问题。

    星地双光路对准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5688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0941753.6

    申请日:2017-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星地双光路对准系统,包括:量子纠缠源,用于生成处于纠缠状态的纠缠光子;量子密钥通信机,从所述量子纠缠源获取所述纠缠光子,与地面上的第一接收站建立量子光信道并将获取的所述纠缠光子中的单个光子发射到所述第一接收站;量子纠缠发射机,从所述量子纠缠源获取所述纠缠光子,与地面上的第二接收站建立量子光信道,并将获取的所述纠缠光子中的单个光子发射到地面上的所述第二接收站。本发明包括量子密钥通信机和量子纠缠发射机两个量子通信设备,星地对准精度较高,给出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总体设计构架功能及性能指标设计等,为开展国际首次大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