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岛SC模块墙体结构装配式减震耗能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67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65704.7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建模块化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核岛SC模块墙体结构装配式减震耗能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就位埋件、外部锚固挡板系统、耗能锚固结构和地脚锚栓,就位埋件设置在SC模块墙体结构底部,就位埋件的底部设有预埋锚件与基础底板连接;耗能锚固结构包括两块摩擦耗能板,分别与外部锚固挡板系统和SC模块墙体结构外表面连接,两块摩擦耗能板上下分布,可沿接触面相互滑动耗能,摩擦耗能板上设有锚栓孔,地脚锚栓穿过锚栓孔与基础底板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形成装配式组合连接结构,将SC模块结构与基础底板进行连接,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吊装就位,同时具有减震耗能作用,可以有效降低SC模块结构主体的损坏程度,提高抗震性能。

    一种装配式核岛筏板基础配筋桁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43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17884.7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筏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核岛筏板基础配筋桁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包括根据核岛底板的形状以及受力特性,将底板分割形成若干单元体;以筏板部分顶部配筋作为上弦杆,部分底部配筋作为下弦杆,抗剪钢筋作为腹杆,形成每个单元体主桁架结构;根据施工阶段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以及人员通行的需求,确定主桁架结构中每榀桁架之间的间距;经过优化计算获得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同时钢筋使用量最少的主桁架结构;预制各单元体,现场装配施工;本发明钢筋桁架将竖向抗剪钢筋与水平钢筋设计成为在施工过程中可单独承载的桁架结构,可大量减少施工过程中支架钢筋的使用、增大了钢筋之间的间隙、方便施工人员在上下层钢筋之间穿行。

    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44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15402.7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核设备。隔震支座的上表面与核岛上部结构下表面采用滚轮连接,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下部结构时,依靠原设计核岛下部自身抵抗飞行器撞击。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上部结构时,通过冲击传感器感应,打开防撞击隔震减振层的制动系统,应用飞机的冲击能使核岛上部结构沿着滚轮轨道圆形旋转,将飞行器的冲击能转化为旋转动能。通过摩擦片将旋转动能转换成摩擦热能,将飞行器撞击能转化为转换为摩擦热能,减小了飞行器撞击对核岛结构破坏,从而保证在飞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

    用于核电厂房预制装配的可移动升降台架

    公开(公告)号:CN11751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15099.9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核电厂房预制装配的可移动升降台架,包括立柱和至少一个支撑梁,立柱沿其长度延伸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位;支撑梁一端可拆卸安装至安装位;立柱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支撑件,且两个支撑件相邻间隔设于立柱的周侧并与立柱相连接。本发明的可移动升降台架,支撑件满足对立柱的支撑需求,使得立柱可移动灵活性更强,满足不同位置待支撑件的支撑需求;而且,多个台架可以配合使用,由此满足不同重量、不同重量分布的待支撑件的支撑需求;台架可以重复利用,缓解了现场散件组装、焊接困难的问题,且根据不同结构件的焊接及安装位置,可以将支撑梁调整至对应高度对其进行支撑,由此满足工作人员不同高度的焊接及安装需求。

    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板混凝土墙体的连接节点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60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2705.2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建筑安装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板混凝土墙体的连接节点及方法。所述楼板相交于所述墙体距离地面预定位置处,楼板与墙体通过楼板连接钢筋连接,墙体两侧为钢面板,所述钢面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楼板与墙体相交处,所述楼板连接钢筋穿过所述通孔,楼板连接钢筋为一体结构,第一端位于所述墙体内,第二端位于所述楼板内。解决了RC结构楼板与SC结构墙体之间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而且又不占用过多的空间。

    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核电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443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11315402.7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功能的层间隔震新型核电站结构,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核设备。隔震支座的上表面与核岛上部结构下表面采用滚轮连接,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下部结构时,依靠原设计核岛下部自身抵抗飞行器撞击。当飞行器撞击在核岛上部结构时,通过冲击传感器感应,打开防撞击隔震减振层的制动系统,应用飞机的冲击能使核岛上部结构沿着滚轮轨道圆形旋转,将飞行器的冲击能转化为旋转动能。通过摩擦片将旋转动能转换成摩擦热能,将飞行器撞击能转化为转换为摩擦热能,减小了飞行器撞击对核岛结构破坏,从而保证在飞行器撞击下核岛结构的安全。

    一种防卡棒混凝土振捣器及振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87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08280.6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卡棒混凝土振捣器及振捣方法,涉及混凝土振捣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振捣棒、传动软轴和动力组件;所述振捣棒包括外壳、转轴和连接件;所述外壳为柔性外壳,所述转轴包括与外壳内部空间连通的中空部,所述转轴的中空部通过气管与气泵连通,当发生卡棒时,通过气泵抽出外壳内部空间中的空气,使柔性外壳发生收缩,即可有效缩减振捣棒的直径,使振捣棒能够从钢筋间隙中抽出;且本申请通过转轴在外壳内部抽气,并不需要在振捣棒外壁上开设连通外界的孔,即使是在剧烈振动的条件下水泥浆也不会进入振捣棒内部;本申请将气管与钢绞线组合以共同形成传动软轴,钢绞线能在气管外侧均匀施力从而避免传动软轴局部挤压气管导致的无法供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