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1385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80005387.9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85 , B32B17/10018 , B32B17/1022 , B32B2367/00 , C08J7/045 , C08J2367/02 , C08J2433/00 , G02B1/105 , G02B1/14 , G02B5/0808 , G02B5/0875 , G02B5/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反射层合体,所述远红外线反射层合体按下述顺序配置有以下[A]~[C]层:[A]基板;[B]远红外线反射层,具有以下[B1]或[B2]结构,[B1]金属的单层结构,含有95~100质量%银(Ag);[B2]多层结构,包括含有95~100质量%银(Ag)的金属层、和含有金属氧化物及/或金属氮化物且折射率为1.5~3的层;[C]表面硬涂层,含有具有选自磷酸基、磺酸基及酰胺基中的1种以上的极性基团的交联树脂,且厚度为0.4~2.0μm。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不易损伤的远红外线反射层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0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9644.8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3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层叠有机树脂微粒,显示与电极的粘接性的二次电池用隔膜,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隔膜的特征在于,在多孔质基材的至少一面层叠有多孔质层,所述多孔质层的膜厚为0.10μm以上且低于2.5μm,所述多孔质层含有平均粒径为0.02μm以上且低于0.40μm的有机树脂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331385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80005387.9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85 , B32B17/10018 , B32B17/1022 , B32B2367/00 , C08J7/045 , C08J2367/02 , C08J2433/00 , G02B1/105 , G02B1/14 , G02B5/0808 , G02B5/0875 , G02B5/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红外线反射层合体,所述远红外线反射层合体按下述顺序配置有以下[A]~[C]层:[A]基板;[B]远红外线反射层,具有以下[B1]或[B2]结构,[B1]金属的单层结构,含有95~100质量%银(Ag);[B2]多层结构,包括含有95~100质量%银(Ag)的金属层、和含有金属氧化物及/或金属氮化物且折射率为1.5~3的层;[C]表面硬涂层,含有具有选自磷酸基、磺酸基及酰胺基中的1种以上的极性基团的交联树脂,且厚度为0.4~2.0μm。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不易损伤的远红外线反射层合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295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680009441.1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 G06K19/0775 , G06K19/07779 , G06K19/07783 , H01Q1/2225 , H01Q7/00 , H05K3/06 , H05K3/061 , H05K3/067 , H05K3/247 , H05K2201/035 , H05K2203/0793 , Y10T29/49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天线,其在树脂薄膜上,具有含天线部和连接端子部的电路图案,并且该电路图案具有金属层和在该金属层的连接端子部的表层设置的热熔合性导电性层。本发明通过提供下述平面天线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平面天线,在树脂薄膜上形成由金属层构成的电路图案,并且是通过在该电路图案的连接端子部处设置热熔合性导电层后,蚀刻除去不需要的部分而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644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13128.6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Q9/16 , G06K19/07 , G06K19/077 , H01Q1/38 , H01Q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25 , H01Q1/2208 , H01Q1/38 , H01Q9/16 , H01Q9/24 , H01Q9/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IC标签,所述非接触IC标签包括IC标签、第1无源天线和第2无源天线,其中,所述IC标签由第1绝缘基板、设置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一面的IC芯片和与该IC芯片连接的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组成,所述第1无源天线和第2无源天线设置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另一面,上述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具有2个天线部、连接端子部及匹配电路部,上述第1无源天线及第2无源天线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述一面的投影像与上述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的2个天线部各自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上述第1无源天线和第2无源天线通过连接部电导通,并且,上述第1无源天线、上述第2无源天线及上述连接部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述一面的投影像与上述IC芯片及上述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的连接端子部不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644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128.6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Q9/16 , G06K19/07 , G06K19/077 , H01Q1/38 , H01Q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25 , H01Q1/2208 , H01Q1/38 , H01Q9/16 , H01Q9/24 , H01Q9/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IC标签,所述非接触IC标签包括IC标签、第1无源天线和第2无源天线,其中,所述IC标签由第1绝缘基板、设置于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一面的IC芯片和与该IC芯片连接的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组成,所述第1无源天线和第2无源天线设置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另一面,上述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具有2个天线部、连接端子部及匹配电路部,上述第1无源天线及第2无源天线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述一面的投影像与上述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的2个天线部各自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上述第1无源天线和第2无源天线通过连接部电导通,并且,上述第1无源天线、上述第2无源天线及上述连接部在上述第1绝缘基板的上述一面的投影像与上述IC芯片及上述带匹配电路的偶极天线的连接端子部不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295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441.1
申请日:2006-03-22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 G06K19/0775 , G06K19/07779 , G06K19/07783 , H01Q1/2225 , H01Q7/00 , H05K3/06 , H05K3/061 , H05K3/067 , H05K3/247 , H05K2201/035 , H05K2203/0793 , Y10T29/49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平面天线,其在树脂薄膜上,具有含天线部和连接端子部的电路图案,并且该电路图案具有金属层和在该金属层的连接端子部的表层设置的热熔合性导电性层。本发明通过提供下述平面天线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平面天线,在树脂薄膜上形成由金属层构成的电路图案,并且是通过在该电路图案的连接端子部处设置热熔合性导电层后,蚀刻除去不需要的部分而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1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580066441.4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显示与电极的粘接性和尺寸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用隔膜,本发明为一种二次电池用隔膜,在多孔质基材的至少一面叠层有多孔质层,所述多孔质层含有氟树脂粒子和无机粒子,所述有氟树脂粒子使用了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氟树脂,且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1.00μm以下,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0μm以上5.0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0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480049644.8
申请日:2014-09-08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34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层叠有机树脂微粒,显示与电极的粘接性的二次电池用隔膜,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隔膜的特征在于,在多孔质基材的至少一面层叠有多孔质层,所述多孔质层的膜厚为0.10μm以上且低于2.5μm,所述多孔质层含有平均粒径为0.02μm以上且低于0.40μm的有机树脂微粒。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6441.4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东丽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 , C08J3/14 , H01M2/145 , H01M2/166 , H01M2/168 , H01M2/1686 , H01M10/02 , H01M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显示与电极的粘接性和尺寸稳定性的二次电池用隔膜,本发明为一种二次电池用隔膜,在多孔质基材的至少一面叠层有多孔质层,所述多孔质层含有氟树脂粒子和无机粒子,所述有氟树脂粒子使用了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氟树脂,且平均粒径为0.01μm以上1.00μm以下,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0μm以上5.0μ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