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1912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56955.9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欧美杂种山杨组培苗瓶外袋生根方法,涉及一种欧美杂种山杨组培苗生根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欧美杂种山杨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将聚丙烯塑料袋的底部用封口机塑封,制作成生根培养袋;二、将泥炭土和沙混合,高温灭菌得培养料,将培养料分装于生根培养袋中;三、将培养袋中的培养料挖穴,用生根培养液将每个穴润湿;四、将欧美杂种山杨组培苗从培养基中取出,栽入培养袋的穴中,将培养袋顶部用封口机封好,置于温室大棚内培养5~7天后,将培养袋顶部划开,再培养8~10天,即得欧美杂种山杨生根苗。本发明方法用于欧美杂种山杨无性繁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3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74323.6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涉及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生根移栽方法使杨树组培苗的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将杨树组培苗放入装有液体生根培养基的试管中,使组培苗直立,试管口盖上封瓶膜,生根得生根苗;二、将根长达到12~14mm的生根苗从试管中移到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生根苗上扣上透明容器保湿,水培;三、将水培后的生根苗移栽到土壤中,在生根苗上扣上透明容器保湿16天,然后移去透明容器,将土壤中的生根苗带土移栽到大棚,即完成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本发明方法安全可靠,移栽到大棚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86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3769.4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它涉及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一株含有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Epl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兼性厌氧菌,菌落呈圆形、光滑、无色、透明。构建方法为:一、提取深绿木霉的菌丝体cDNA;二、原核表达载体pGEX-Epl1的构建;三、大肠杆菌转化,即完成。本发明的大肠杆菌工程菌在其发酵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重组蛋白rEpl1诱导后对山新杨的水杨酸、茉莉酸和生长素信号传递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激发作用,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应用于农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382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074323.6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涉及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生根移栽方法使杨树组培苗的成活率低的问题。方法:一、将杨树组培苗放入装有液体生根培养基的试管中,使组培苗直立,试管口盖上封瓶膜,生根得生根苗;二、将根长达到12~14mm的生根苗从试管中移到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生根苗上扣上透明容器保湿,水培;三、将水培后的生根苗移栽到土壤中,在生根苗上扣上透明容器保湿16天,然后移去透明容器,将土壤中的生根苗带土移栽到大棚,即完成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本发明方法安全可靠,移栽到大棚后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