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地下芽快速建立溪荪品种东林紫组培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5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58682.7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地下芽快速建立溪荪品种东林紫组培体系的方法。该方法以‘东林紫’地下芽作为外植体,通过切除基部、固定、轻夹的方法巧妙的滑出洁净的幼嫩地下芽,纵切提升繁殖系数后直接诱导丛生芽,再诱导生根形成离体植株,5d的无菌率为38.48%,真菌率为0.21%,初次继代25d的无菌率为74.79%,50d的生根率为87.12%。该方法无需经历愈伤诱导阶段,缩短了获得优质无菌‘东林紫’离体植株时间,技术易于掌握,成本低、效率高,为后续进一步通过丛生芽继代培养或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建立高效良种扩繁体系奠定基础。本发明为鸢尾属品种,特别是溪荪品种‘东林紫’的良种繁育、茎尖脱毒、倍性育种、基因工程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种促进花青素积累的溪荪IsUF5GT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40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4316.5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溪荪花被片的IsUF5GT基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花青素积累的溪荪花被片IsUF5GT基因及其应用。所述基因IsUF5GT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溪荪IsUF5G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构建IsUF5GT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经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IsUF5GT基因转入烟草,能够使烟草花冠颜色明显加深。IsUF5GT基因可应用于观赏植物的基因工程遗传育种,为今后的花色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一种快速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鸢尾种子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81188.7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和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鸢尾种子遗传转化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成熟鸢尾种子消毒和针刺后用作遗传转化材料,调整农杆菌菌液浓度至适当值以用于侵染受体材料,依次经共培养、播种、荧光检测和PCR扩增后,鉴定转基因鸢尾植株。本发明方法无需组织培养步骤,且大部分操作过程无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了由于无菌和组培操作带来的繁琐、耗时等缺点,是一种简单、快捷、成本低、重复性较好的遗传转化方法,对于快速创制转基因鸢尾新种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种燕子花抗寒基因MYB97的克隆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51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26151.4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燕子花抗寒基因MYB97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育种领域。本发明基于植物基因克隆技术从燕子花中分离、克隆出MYB97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在此基础上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GBKT7‑IlMYB97,经转录激活试验验证发现该蛋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转录激活域位于蛋白的C端;构建过表达载体并利用叶盘转化法将上述基因导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对低温处理和冷冻处理前后的表型分析,结果表明非转基因的植株的抗寒性明显低于转燕子花MYB97基因的植株,表明燕子花MYB97基因是潜在的抗寒育种基因。本发明提供的燕子花MYB97可以为耐寒育种基因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也为鸢尾属植物耐寒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IlMYB5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55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53227.0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IlMYB5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在花色调控中的应用。IlMYB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IlMYB5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在烟草中过量表达IlMYB5基因能使烟草花冠对光的敏感性提高,着色期提前,完全盛开后花色加深。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lMYB5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不仅可以为燕子花花色调控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作为一种优良基因资源应用到其它花卉植物的花色育种中去。

    一种溪荪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71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89554.X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王玲 周晟 刘红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溪荪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方法,该方法以溪荪胚轴部分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先对成熟的溪荪种子进行消毒,然后接入培养基使其萌发出胚根,接着切取生长为0.5~1cm的胚轴和胚根部分放入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将在胚轴部位诱导出现。其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1.5mg/L2,4-D+30g/L蔗糖+7g/L琼脂,30天时诱导率高达95.34%,该方法为优化组织培养体系及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鸢尾花立体干燥固形技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4202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50260.8

    申请日:2014-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5/00

    Abstract: 一种鸢尾花立体干燥固形技术,将干燥剂包埋干燥同微波干燥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干燥效率,并用水晶滴胶在干燥后的花瓣表面覆上一层保护膜,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因子对花材的影响,从而获得花型稳定,不易受潮变色,且具有一定柔韧性与光泽度,观赏价值较高的鸢尾立体干燥花。本发明简便易行,周期短,适于各种鸢尾花,可用于鸢尾立体干燥花的制作与生产,扩大鸢尾花的应用范围,丰富干燥花市场的花材种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