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进水废水处理工艺的进水比例和微生物浓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43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28271.2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进水废水处理工艺的进水比例和微生物浓度的控制方法,包括:设定废水进水比例和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废水进水比例控制在5%以内,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控制在20g/L以内,根据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废水处理时间t;计算水力停留时间HRT;比较t和HRT,如果t≤HRT,按设定的废水进水比例和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进行连续进水废水处理;如果t>HRT,降低进水比例,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直到t≤HRT。本发明方法实现高处理能力的废水处理工艺无需对入水水质调节,可使出水COD稳定达到设定值,反应器的日处理能力(以20h计)可达数倍于同条件下的间歇式反应。

    用于多级驯化酵母菌去除废水COD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38207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317975.2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级驯化酵母菌去除废水COD的处理系统及工艺,在系统启动阶段,根据各级生物池中废水COD的情况在相应菌种室中以不同COD的废水驯化酵母菌,获得耐受不同COD的酵母菌。该工艺流程为:原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调节,然后依次排入投加了相应酵母菌的各级生物池,达到处理要求后将90%的废水排到下一级生物池,并从上一池中补充90%的废水,最后废水到达监护池经过滤后实现菌水分离,将菌泥回收,所得的水可回流至调节池对原水调节,剩余的水接管外排。该工艺设计合理、简便、较低成本,每16 h排出一个单位的废水,经本工艺处理的废水COD仅通过生物法,即可达到GB18918-2002中COD排放标准。

    一种连续进水废水处理工艺的进水比例和微生物浓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436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8271.2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进水废水处理工艺的进水比例和微生物浓度的控制方法,包括:设定废水进水比例和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废水进水比例控制在5%以内,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控制在20g/L以内,根据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废水处理时间t;计算水力停留时间HRT;比较t和HRT,如果t≤HRT,按设定的废水进水比例和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进行连续进水废水处理;如果t>HRT,降低进水比例,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直到t≤HRT。本发明方法实现高处理能力的废水处理工艺无需对入水水质调节,可使出水COD稳定达到设定值,反应器的日处理能力(以20h计)可达数倍于同条件下的间歇式反应。

    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多功能柱体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9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371001.2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多功能柱体,集进水、出水、曝气、液位控制、加热、温控于一体,适用于微生物培养、发酵以及微生物污水处理等相关的生物反应器;本发明包括主体、液位系统、温控系统、进水系统、气路系统、出水系统、主体固定座、电线通道隔盒、电路盒;根据反应要求,通过安插各系统,将所需功能部件直接装配于多功能柱体上,即可实现所需的微生物培养、食品发酵生产、微生物污水处理中进水、出水、曝气、液位控制、加热、温控的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携、安全、可根据所需要求进行配件组装,设计人性化,本发明可直接用于任何反应容器中,管理方便。

    用于多级驯化酵母菌去除废水COD的处理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382074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17975.2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级驯化酵母菌去除废水COD的处理系统及工艺,在系统启动阶段,根据各级生物池中废水COD的情况在相应菌种室中以不同COD的废水驯化酵母菌,获得耐受不同COD的酵母菌。该工艺流程为:原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调节,然后依次排入投加了相应酵母菌的各级生物池,达到处理要求后将90%的废水排到下一级生物池,并从上一池中补充90%的废水,最后废水到达监护池经过滤后实现菌水分离,将菌泥回收,所得的水可回流至调节池对原水调节,剩余的水接管外排。该工艺设计合理、简便、较低成本,每16h排出一个单位的废水,经本工艺处理的废水COD仅通过生物法,即可达到GB18918-2002中COD排放标准。

    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多功能柱体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71001.2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多功能柱体,集进水、出水、曝气、液位控制、加热、温控于一体,适用于微生物培养、发酵以及微生物污水处理等相关的生物反应器;本发明包括主体、液位系统、温控系统、进水系统、气路系统、出水系统、主体固定座、电线通道隔盒、电路盒;根据反应要求,通过安插各系统,将所需功能部件直接装配于多功能柱体上,即可实现所需的微生物培养、食品发酵生产、微生物污水处理中进水、出水、曝气、液位控制、加热、温控的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携、安全、可根据所需要求进行配件组装,设计人性化,本发明可直接用于任何反应容器中,管理方便。

    一种用于获得高浓度酵母菌快速去除废水COD的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4496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71213.0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得高浓度酵母菌快速去除废水COD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柱、反应器、过滤膜、出水管,所述多功能柱直接安插于所述反应器中并与所述反应器内部连通,所述过滤膜与所述出水管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底部,所述过滤膜包裹于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从反应器下端的出口处穿出。本发明能够可直接用于任何反应容器中,控制方便,废水处理高效,接种量每扩大10倍,达到相同废水COD去除率的时间可缩短50%,处理时间缩短,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稳定。

    一种用于获得高浓度酵母菌快速去除废水COD的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45864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072841.9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得高浓度酵母菌快速去除废水COD的反应器,包括:多功能柱、反应器、过滤膜、出水管,所述多功能柱直接安插于所述反应器中并与所述反应器内部连通,所述过滤膜与所述出水管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底部,所述过滤膜包裹于所述出水管的第一端,所述出水管的第二端从反应器下端的出口处穿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可直接用于任何反应容器中,控制方便,废水处理高效,接种量每扩大10倍,达到相同废水COD去除率的时间可缩短50%,处理时间缩短,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稳定。

    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多功能柱体

    公开(公告)号:CN203559057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517464.0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巍 宋晨 戎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多功能柱体,集进水、出水、曝气、液位控制、加热、温控于一体,适用于微生物培养、发酵以及微生物污水处理等相关的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液位系统、温控系统、进水系统、气路系统、出水系统、主体固定座、电线通道隔盒、电路盒;根据反应要求,通过安插各系统,将所需功能部件直接装配于多功能柱体上,即可实现所需的微生物培养、食品发酵生产、微生物污水处理中进水、出水、曝气、液位控制、加热、温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携、安全、可根据所需要求进行配件组装,设计人性化,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用于任何反应容器中,管理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