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3010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12218.7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26 , A01M29/24 , A01K6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箱网衣防附着装置,网箱表层设有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做成的网衣负极(2),网衣负极(2)外围绕的并在网箱高度上均匀分布的线状环形金属正极(3),网衣负极和金属正极间连接脉冲电源(5)。所述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做成的网衣既具有普通网衣的特性又可以导电;所述长度可调的线性金属正极可根据不同需要调节其长度以实现与网衣负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与脉冲电源连接后便可对网衣负极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放电,可很大程度上减少和减缓污损生物在网衣上的附着;可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和物资的浪费;绿色环保,不存在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575501.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东南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4 , H04B10/6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赫兹无线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以解决现有太赫兹频偏消除技术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两路太赫兹输出信号,其中,每一路太赫兹输出信号均包括太赫兹信号和太赫兹本振,每路所述太赫兹输出信号均通过外差拍频产生;分别对所述两路太赫兹输出信号中同源的太赫兹信号和太赫兹本振进行下变频处理,得到基带信号。本申请能够降低太赫兹频偏消除技术的成本,以及系统的处理延时和功率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53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822960.6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4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高温废水加温电絮凝反应器的设备,包括保温管道、分水器、加热保温层、电絮凝反应器、集水器、排水管,保温管道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加热保温层由外到内包括挤塑板绝热层、铝箔反射层、豆石混凝土聚热散热层,豆石混凝土聚热散热层中分布数列加热水管。加热保温层覆盖在电絮凝反应器六个外壁上,保温管道通过分水器与加热保温层中的加热水管连通,排水管通过集水器与加热保温层中的加热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还公开利用该设备进行加温电絮凝反应器的方法。本发明设备利用高温废水对电絮凝反应器加温,无需外加加热设备,一次性投入、使用年限长,可使电絮凝反应器的处理能力提高,且无二次污染,低碳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01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0411.7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025 , B01J13/025 , C01B1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囊缓释增氧生物滤池,包括进水口、双层过滤膜、隔板一、隔板二、生物反应器、过滤袋、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生物滤池对立侧面的下部和上部;所述双层过滤膜内设有过氧化氢微胶囊和二氧化锰,双层过滤膜设置在生物滤池内底部和进水口连接;生物反应器设置在出水口同一侧面的中部;隔板一和隔板二均设置在进水口同一侧面,分别位于生物反应器的下部和上部;过滤袋设置在生物滤池内顶部和出水口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生物滤池进行增氧的方法。本发明增氧生物滤池无需曝气,可使生物反应器内的生物系统正常运行,且无二次污染,低碳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23029.3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8G73/02 , C02F1/44 , C02F1/461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改性聚乙烯亚胺及基于上述材料高选择性去除工业废水中Cu(I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PPEI与Cu(II)摩尔比4:1加入到含铜工业废水中并搅拌,PPEI选择性螯合废水中的Cu(II);(2)将充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加电超滤装置进行过滤,得到富集有螯合物的浓溶液和除铜后的废水。本发明吡啶改性聚乙烯亚胺(PPEI)可以在低pH的水中与Cu(II)进行螯合,从而克服现有聚电解质材料在低pH水中与金属离子结合力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特定结构的聚电解质材料以及特定摩尔比的聚电解质材料与Cu(II),实现了在低pH的水中都能对工业废水或含铜复杂水体中的Cu(II)进行高选择性去除,去除率可达95%以上;本发明超滤过程中让膜带电可以增加膜的抗污染能力,膜通量下降率为不加电的近0.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256776.4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布放大和耦合放大结构实现高增益大带宽的低噪声放大器,属于模拟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低噪声放大器一般要求有较高的增益、较宽的带宽、较低的噪声,但这些指标往往相互制约、相互冲突。该方法对传统的分布式放大器结构进行改进,将电路分为两个4级放大模块,每个放大模块内有四个相同的单级放大电路。单级放大电路之间是分布放大,而两个4级放大模块之间是耦合放大。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在较少级数的情况下使增益,带宽以及噪声等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56776.4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布放大和耦合放大结构实现高增益大带宽的低噪声放大器,属于模拟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低噪声放大器一般要求有较高的增益、较宽的带宽、较低的噪声,但这些指标往往相互制约、相互冲突。该方法对传统的分布式放大器结构进行改进,将电路分为两个4级放大模块,每个放大模块内有四个相同的单级放大电路。单级放大电路之间是分布放大,而两个4级放大模块之间是耦合放大。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在较少级数的情况下使增益,带宽以及噪声等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496015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810411.7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囊缓释增氧生物滤池,包括进水口、双层过滤膜、隔板一、隔板二、生物反应器、过滤袋、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生物滤池对立侧面的下部和上部;所述双层过滤膜内设有过氧化氢微胶囊和二氧化锰,双层过滤膜设置在生物滤池内底部和进水口连接;生物反应器设置在出水口同一侧面的中部;隔板一和隔板二均设置在进水口同一侧面,分别位于生物反应器的下部和上部;过滤袋设置在生物滤池内顶部和出水口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生物滤池进行增氧的方法。本发明增氧生物滤池无需曝气,可使生物反应器内的生物系统正常运行,且无二次污染,低碳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88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98526.X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碳内电解-Fenton氧化-电解电催化氧化法联合处理废水的方法及装置,采用铁碳内电解-Fenton氧化-电解电催化氧化,废水先在铁碳内电解填料塔内进行铁碳内电解再进行Fenton法处理,使铁碳内电解后溶液中剩余的Fe2+得到充分氧化反应,再进行电解催化氧化反应使废水中的杂环有机物彻底分解。无二次污染,可高效降解高盐废水中各类有机物,COD去除率可达到75%以上,可生化性BOD5/CODcr从0.03提高至0.3以上,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且出水中盐分低、色度小、氨氮含量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5563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0283.4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高温废水加温生物反应器的设备,包括保温管道、分水器、加热保温层、生物反应器、集水器、排水管,保温管道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加热保温层由外到内包括挤塑板绝热层、铝箔反射层、豆石混凝土聚热散热层,豆石混凝土聚热散热层中分布数列加热水管。加热保温层覆盖在生物反应器六个外壁上,保温管道通过分水器与加热保温层中的加热水管连通,排水管通过集水器与加热保温层中的加热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本发明还公开利用该设备进行加温生物反应器的方法。本发明设备利用高温废水对生物反应器加温,无需外加加热设备,一次性投入、使用年限长,可使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且无二次污染,低碳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