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3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95721.7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IPC: A61B5/107 , A61B1/273 , A61B1/31 , A61B1/04 , A61B1/00 , G06T7/00 , G06T5/20 , G06T5/70 , G06T5/40 , G06T5/90 , G06T7/13 ,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消化内镜病变大小测量装置,涉及医疗设备辅助领域,包括测量装置主体、装置操作台、图像显示屏幕、Y型装置连接结构,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判断病变位置大小的功能,方便医护人员根据病变的大小进行治疗,同时设置远程数据传输模块,能够将病变数据进行实时记载,方便在治疗结束后根据画面进行回溯,同时设置外接工具连接孔和万向轮,方便在手术结束以后,对装置进行拆卸以及进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2740.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T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柔性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深孔同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机理建立中深层地源热泵地埋管传热计算模型,基于仿真模拟法建立建筑负荷计算模型,根据所述调节目标值基于室内温度动态仿真计算和热负荷动态仿真计算预测建筑用能侧超供需求,将所述最大取热性能与中深层地埋管基准工况下取热量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热源供给侧超供能力,对所述热源供给侧超供能力与所述建筑用能侧超供需求进行匹配性分析获得匹配数据,根据所述匹配数据建立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的调控决策。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控制的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可以直接应用于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控制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60434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110923970.9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磁镊系统中纳米孔检测芯片的便携式装夹装置,包括左上液池、左下液池、C型装载台、紧定螺钉、橡胶垫圈和右液池,通过胶水将左下液池和右液池紧密连接固定,右液池作为与左下液池相通的溶液存储容器。将氮化硅芯片放入有橡皮垫圈的左下液池和左上液池之间。同时将装配好的液池放置在C型装载台上,使得左上液池和左下液池侧面紧贴C型装载台侧面。位于芯片和上、下液池之间的橡胶垫圈保证芯片与左上液池和左下液池之间的密封连接,通过旋转位于C型装载台上端的四个紧定螺钉,紧定左上液池和左下液池,保证左上液池和左下液池紧密贴合。本发明利用组合可拆装式液池设计,能够方便快捷、准确高效地实现液池与芯片连接时的定位与夹紧,从而快速更换所需芯片且不会损坏芯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59496.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渗流驱动的纳米马达结构,涉及纳米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纳米马达系统控制不够精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电渗流系统中电渗流的形成是通过外加电场作用于被单层石墨烯膜分隔的电解质溶液,使得电解质溶液在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纳米孔之间形成的同向电渗流实现的;环状DNA传动系统的旋转运动是由电渗流驱动实现的,并将动力传递给纳米马达系统;纳米马达系统是环状单链DNA分子通过与转子的静电吸附和切向力传动的,并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或纳米孔壁面的电荷密度实现精确控制。电渗流驱动环状单链DNA分子旋转并通过环状单链DNA分子将动力传递给碳纳米管马达,实现了纳米马达的简化操作和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104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70618.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多足纳米移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涉及微纳机电系统应用领域,解决了纳米机器人的制作难度较高且对其运动控制的精准度不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改变纳米孔内外的电势,反复吞吐DNA足,实现纳米尺度运动的高精度控制;DNA多足纳米移动装置的运动由电势直接控制,避免了复杂环境对磁场的干扰,提高控制精度并降低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36877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510886141.2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采用自制的穿刺针由胆总管逆行穿刺并灌注胶原酶Ⅴ消化胰腺,使用一种密度梯度介质离心结合手工挑选的方法分离纯化胰岛。双硫腙染色鉴定胰岛纯度,AO/PI染色鉴定胰岛活力。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采用此法在大规模的提取胰岛时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Ficoll400配制的时间及价格。同时,纯化所得胰岛产量、纯度、活力及胰岛功能都相对良好,是一种简单快捷,廉价高效的小鼠胰岛分离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6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07242.X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414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生物分子检测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下基板,以及对应下基板,且具有掩膜衬底、SiO2绝缘层以及半导体层的半导体衬底;刻蚀掩膜衬底,制作释放窗口;在SiO2绝缘层上方沉积金属薄膜;在结构上方制备钝化层,并刻蚀制作出外接电路窗口和二硫化钼窗口;释放半导体层,得到局部悬空的SiO2绝缘层膜;在释放窗口一侧的局部悬空的SiO2绝缘层膜中央制作出盲孔;在盲孔中央制作通孔;将二硫化钼转移到二硫化钼窗口上,制备电极使之与金属源极和金属漏极相连接;通过将样品底部刻蚀出的窗口浸入盐溶液当中进行施加栅极电压。本发明可重复循环使用,在微电子和生物分子检测领域有较广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68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307242.X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7/414 ,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生物分子检测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下基板,以及对应下基板,且具有掩膜衬底、SiO2绝缘层以及半导体层的半导体衬底;刻蚀掩膜衬底,制作释放窗口;在SiO2绝缘层上方沉积金属薄膜;在结构上方制备钝化层,并刻蚀制作出外接电路窗口和二硫化钼窗口;释放半导体层,得到局部悬空的SiO2绝缘层膜;在释放窗口一侧的局部悬空的SiO2绝缘层膜中央制作出盲孔;在盲孔中央制作通孔;将二硫化钼转移到二硫化钼窗口上,制备电极使之与金属源极和金属漏极相连接;通过将样品底部刻蚀出的窗口浸入盐溶液当中进行施加栅极电压。本发明可重复循环使用,在微电子和生物分子检测领域有较广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028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331341.1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的二维材料柔性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首先,由机械剥离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得到待转移的目标二维材料;然后,在该二维材料表面喷涂上聚碳酸亚丙酯胶;静置并加热使聚碳酸亚丙酯胶固化后,二维材料将依附于成形的聚碳酸亚丙酯薄膜下方;接着将该薄膜安装在载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缓冲层的微观操作手上,并借助光学显微镜精确对准到目标基底的目标位置;最后加热融化聚碳酸亚丙酯薄膜,并用有机溶剂去除残留的聚碳酸亚丙酯。本发明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精确可控转移。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且适用性广泛,有较好的扩展性,在微电子领域、生物检测领域和电池领域有着较广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6028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31341.1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的二维材料柔性转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首先,由机械剥离方法或者其他方法得到待转移的目标二维材料;然后,在该二维材料表面喷涂上聚碳酸亚丙酯胶;静置并加热使聚碳酸亚丙酯胶固化后,二维材料将依附于成形的聚碳酸亚丙酯薄膜下方;接着将该薄膜安装在载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缓冲层的微观操作手上,并借助光学显微镜精确对准到目标基底的目标位置;最后加热融化聚碳酸亚丙酯薄膜,并用有机溶剂去除残留的聚碳酸亚丙酯。本发明实现了二维材料的精确可控转移。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且适用性广泛,有较好的扩展性,在微电子领域、生物检测领域和电池领域有着较广的使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