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源系统的充电站换热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0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42922.4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地源系统的充电站换热方法,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换热设备,利用地下的低温热能,有效提高了充电站的换热效率;通过实时调控地源热泵机组的运行参数,实现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的实时调控,保障了电池的安全运行;实现了充电桩和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热量回收与循环利用,降低了充电站的能耗,解决了现有充电站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高温天气下散热效果不佳;风冷系统噪音较大,影响周边环境;水冷系统需要定期更换冷却液,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基于定型相变材料回填的能源桩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52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74552.0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定型相变材料回填的能源桩结构及其运行方法,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桩芯注热基材A、取热热屏基材B以及混凝土外壳;桩芯注热基材A中设置有注热管,取热热屏基材B中设置有取热管;取热热屏基材B内接桩芯注热基材A,取热热屏基材B外接混凝土外壳;桩芯注热基材A、取热热屏基材B均为采用定型相变材料;取热热屏基材B采用渐近相变,从而解决现有浅层土壤源热泵能源桩供热供冷时存在的地下冷热负荷不平衡、地温场失衡、桩间热干扰严重、地下传热效率低、系统供热供冷能力及能效不及预期且逐年降低等问题。

    一种可拆式地热能发电模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6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7949.9

    申请日:2024-09-26

    Inventor: 石志刚 杨春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拆式地热能发电模块,包括热管,热管的外端设有冷管,冷管的上端通过管道与冷凝部分连通,热管的内端开设有热腔,热管与冷管之间设有发电机构,热管、冷管与发电机构之间连接有卡接机构与定位机构,发电机构内设有上下分布的发电器,发电器的内外端面分别与热管与冷管端面抵接,热管呈多边形设置,发电机构均匀分布在热管的多边面上,热腔内固设有均匀分布的集热翅片,通过两个上下设置的卡套,并在卡套处选取对应长度的防滑板进行安装,便于安装调节,将热管设置为多边形设置,使热管与发电器处更加贴合,能够增加传热面积提高发电效率。

    一种能缓解地源热泵水平埋管热干扰排管结构及布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90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011115373.5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nventor: 裴鹏 邹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缓解地源热泵水平埋管热干扰排管结构及布管方法,它包括管道、冻土层和管沟,所述管道位于管沟内,冻土层位于管沟顶部,管道位于冻土层下方,管道设为上下两层布置且呈等边三角形布置。该发明可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水平管换热效率,降低管路间热干扰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的方法,在确定了两层埋管深度后,开挖沟槽深度变浅,在一定层度上降低了前期开挖成本,本发明的方法,实用性更加广泛,获得更大热收益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节约经济;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一种地源热井系统及地热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357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0502.5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源热井系统及地热采集方法,包括保温管、抽水泵、地源热泵机组和抽水井,其中,所述保温管同轴设置在所述抽水井中,所述保温管下端的侧部设置有进水孔,以使井水可以进入到所述保温管中;所述抽水泵设置在所述保温管中,用于将所述保温管内的井水泵送至所述地源热泵机组中;本发明通过设置清孔组件的一端在滤水孔中上下往复滑动,以将滤水孔中的泥沙推入第一进水通道中,使得过滤组件不易被井内泥沙堵塞,保证了抽水的效率,同时,该系统可以对井水进行两次沉降、四次过滤,使进入地源热泵机组的井水较为洁净,不易对地源热泵机组造成堵塞,有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得系统的维护成本和能耗较低。

    一种易于检修的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建筑基础蓄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2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01269.3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检修的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建筑基础蓄热系统,以消纳不稳定可再生能源为目标的,利用内填蓄能介质的预制装配蓄能模块堆叠形成建筑基础的蓄能主体,蓄能模块内部设置可插拔加热装置,蓄能模块的侧板和底板采用空心管道板形成所需的热循环管道系统,将室内空气引入该循环管道系统中与蓄热基础换热再循环回到室内空间。本发明系统充分提升了建筑结构本体的蓄能量,通过控制蓄热基础的辐射热、对流热和传导热,调节蓄热基础和室内空间之间的换热过程和室内空气温度,同时通过预制蓄能模块的组合方式,提供检修空间,便于蓄能介质的填装、循环管道的连接等,具有易于施工、易于检修、易于调控、高效循环、高效储用的显著优势。

    一种地源热泵热平衡和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495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545902.9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热平衡和热回收系统,属于地源热泵系统技术领域,该地源热泵热平衡和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泵主机、循环水泵、地埋管、能源塔热泵、冷水箱、热水箱和温差发电器,热泵主机、循环水泵、热水箱、地埋管和冷水箱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热泵主机、循环水泵、冷水箱、地埋管和热水箱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回路,能源塔热泵的一端连接在地埋管与热水箱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地埋管与冷水箱之间,温差发电器连接在冷水箱和热水箱之间,采用该结构,通过设置两条回路和能源塔热泵来调节地埋管周围的冷热平衡,提高了热泵主机的运行效率,温差发电器利用循环水两端之间的温差来发电,充分回收系统热量,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能源。

    一种深层裂隙热储井下换热的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82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0586.9

    申请日:2024-08-06

    Inventor: 刘彦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深层裂隙热储井下换热的耦合系统,包括热井、基台以及耦合装置,其耦合装置安装在基台上方,所述耦合装置包括地下水箱、回流管、交互箱以及外水箱;所述地下水箱的内部从左向右依次划分为收集腔、流通腔以及分流腔,所述外水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划分为出水腔和进水腔,其中收集腔与交互箱通过回流管连通;所述交互箱的内部设有三对U形管,每对所述U形管包括下管和上管。本发明通过将耦合装置设计呈地下水箱、交互箱以及外水箱三层设计,并且在交互箱内部使用U形管和流动的热水进行双重热量交互,这样可以高效的将深层裂隙中存储的热量利用在地暖、发电设备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