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软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4203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1121090.7

    申请日:2001-06-18

    Abstract: 带聚氨酯树脂涂层的钢丝(3)以预定的螺距被卷绕成螺旋状。薄膜状的聚氨酯树脂带材(5a)以螺旋状卷绕在钢丝(3)的外围表面上。带材(5a)重叠表面熔合或粘接而形成管壁(5)。钢丝(3)和管壁(5)被氨基甲酸酯粘合剂(6)粘接在一起。硬度大于条带(5a)硬度的聚氨酯树脂窄带(4a)以螺旋状卷绕在管壁(5)的外表面部分上,管壁(5)覆盖着钢丝(3)的外围表面,从而二次覆盖钢丝(3)。窄带(4a)被一体熔合到管壁(5)上或通过氨基甲酸酯粘合剂(6)一体粘接到管壁(5)上。

    地下埋设管及其埋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50700A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03110207.7

    申请日:2003-04-04

    Inventor: 福井弘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管结构和配管方法,它是在建筑电线共用槽时,能容易地将形态不同的管子重叠地配设在平行地配管的管体上,使下方管体的损伤和时效变形抑制到最小限度。它由管轴方向上、管壁(1)的断面为方形的方形壁部分(2)和断面为圆形的圆形壁部分(3)交替的配设形成的管体(P),和配设在它的上方的断面为圆形的管子(K)构成;断面为圆形的管子(K)由沿着它的长度方向、每隔规定间隔地配设的管子姿势限制用的管枕(4)确保配管姿势,在这些管枕(4…)的各个下方,设有断面为コ字形的荷重分散盖子(c),其具有跨越管体(P)的断面为方形的方形壁部分(2)的多个壁(2、2)…的长度。

    挠性软管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09946A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01104121.8

    申请日:2001-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248 A47L9/24 F16L11/20 F16L11/24 Y10T428/1393

    Abstract: 一种具有透气性的挠性软管,它在卷绕成螺旋状的软质树脂制的窄带构成的软管长度方向上先行的窄带端缘部与后续的端缘部之间,设置有透气性窄带,它们卷绕成一体。此外,透气性窄带形成螺旋状的卷绕,特别是将带有透气性的挠性软管用作双重管的外管,能够适用于排气循环式的吸尘器的软管。另外,通过在外管的内周面或内管的外周面上附与润滑性,还可防止因相互摩擦引起的磨损。

    可挠性软管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49193C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410030186.1

    申请日:2004-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一种生产性以及使用性良好、隔气性优良的可挠性软管。该可挠性软管,其构成软管壁(10)的一层树脂层(11)是将具有隔气性的树脂制带状体(16)缠绕成螺旋状并将沿轴向邻接的侧缘部互相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构成的隔气层。另外,树脂层(11)、(12)、(13)相互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成一体。

    一种槽形材料和槽形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0686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200310102928.2

    申请日:2003-10-24

    Inventor: 福井弘毅

    Abstract: 一种槽形材料,包括柔性管状体,沿其纵向形成不平的波浪状管壁。不平的波浪形状包括突出部分,各突出部分沿周边方向包括:宽宽度部分,窄宽度部分,和连接宽宽度和窄宽度部分的宽/窄连接部分。宽/窄连接部分包括与宽宽度部分相连的连接部分。宽/窄连接部分的连接部分侧是倾斜的,同时连接部分用作切割部分,可沿管状体的轴线方向以线性方式横向切开。窄宽度部分的管状外表面的管轴线方向的宽度设定为近似等于或稍小于宽宽度部分的管状内表面的管轴线方向的宽度。

    地下埋设管体的埋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9597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32784.2

    申请日:2003-08-26

    Inventor: 福井弘毅

    Abstract: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埋设管路的埋设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已有构件中特殊形状的凹凸管所具有的优点,并且不用对这种特殊形状凹凸管进行任何变化和加工,能极容易、迅速地进行地下埋设管路作业。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管体(P)的管壁(1)在轴向被形成为凹凸状,凸部(2)的断面形状是方形,凹部3的断面形状是圆形,将被形成这种形状的管体(P)多列平行设置在挖掘地面所形成的沟槽(G)内时,在管路长度方向,每隔适合长度间距,在管体(P、P)的管列之间设置隔板(S);在保持预定间隔空间(D)装配管路后,向包含该间隔空间(D)的全体控掘沟槽(G)内回填覆土进行埋覆。另一种方法是把与上述相同形状的管体(P)多列多层堆积重叠平行设置在沟槽(G)内时,在管路长度方向,每隔适合长度间距,在管体(P、P)的管列之间设置隔板(S),在保持预定间隔空间(D)装配管路后,向包含该间隔空间(D)的全体挖掘沟槽(G)内回填覆土进行埋覆。

    耐火隔热通道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9165C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01118457.4

    申请日:2001-05-31

    Inventor: 福井弘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耐火性和隔热性都优良,且生产率也优良的、具有可绕性的耐火隔热通道,用耐火性布或其它耐火性板状物包着玻璃纤维等的其它隔热材料的带状体,将此带状体卷成螺旋状而构成的。另外,在卷成螺旋状时,先行的带状体端部和后续的带状体端部在不损坏耐火性的范围下连接或通过耐火性的连接材料连接成一体。

    可挠性软管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2442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30186.1

    申请日:2004-03-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24

    Abstract: 一种生产性以及使用性良好、隔气性优良的可挠性软管。该可挠性软管,其构成软管壁(10)的一层树脂层(11)是将具有隔气性的树脂制带状体(16)缠绕成螺旋状并将沿轴向邻接的侧缘部互相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构成的隔气层。另外,树脂层(11)、(12)、(13)相互热熔连接或者粘接而成一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