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三电平整流器参数补偿温度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0380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38526.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单相三电平整流器参数补偿温度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保证控制性能并实现对IGBT的温度平衡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单相三电平整流器正常及网络侧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发生变化三种状态下所分别对应的下一周期的有功功率预测模型和无功功率预测模型;分别建立单相三电平整流器下一周期的中点电位平衡预测模型和IGBT能量损耗预测模型;建立有功功率误差、无功功率误差、中点电位差以及IGBT间能量损耗方差的四个目标函数,对四个目标函数配置权重系数,建立评价函数;取评价函数最小值进行有限集寻优,将寻得的最优开关状态作为下一周期的控制输出,对单相三电平整流器控制性能和IGBT间结温平衡进行控制。

    单相三电平整流器参数补偿温度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80380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38526.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单相三电平整流器参数补偿温度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保证控制性能并实现对IGBT的温度平衡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单相三电平整流器正常及网络侧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发生变化三种状态下所分别对应的下一周期的有功功率预测模型和无功功率预测模型;分别建立单相三电平整流器下一周期的中点电位平衡预测模型和IGBT能量损耗预测模型;建立有功功率误差、无功功率误差、中点电位差以及IGBT间能量损耗方差的四个目标函数,对四个目标函数配置权重系数,建立评价函数;取评价函数最小值进行有限集寻优,将寻得的最优开关状态作为下一周期的控制输出,对单相三电平整流器控制性能和IGBT间结温平衡进行控制。

    一种掺入高活性微粉的混凝土设备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52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05506.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入高活性微粉的混凝土设备及制备方法,包括底座、混合箱体和第一电机,所述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通过轴承安装有安装轴,所述混合箱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盘,所述混合箱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固定轴,且固定轴内部通过轴承与搅拌轴相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内部通过轴承分别安装有传动轴,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计量框体,且计量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存量腔体,所述计量框体的顶端设置有气缸,该装置通过固定活塞带动进料管处外部水溶液加入存量腔体内,进而存量腔体内水从下料槽处下落至混合箱体内,在搅拌同时加入水溶液。

    一种公路路基动力测试的配重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10636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355692.8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一种公路路基动力测试的配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钢板呈对称切除了相同大小四个角的矩形,第一钢板上板面的四周对称设置有第一吊环,第一钢板中部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栓匹配的第一螺纹孔,第一钢板的四周还设置有与第二螺栓匹配的第二螺纹孔,第二钢板设置在第一钢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钢板呈矩形且第二钢板的中部设有空心孔,第二钢板的四周设置有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与第二螺栓相匹配,且第三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一钢板上的第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将第二钢板与第一钢板进行连接,第二钢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第二吊环。

    一种测试公路路基动力响应的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716849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354155.1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一种测试公路路基动力响应的试验系统,包括公路结构、激振加载系统、信息传感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公路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路堤层、路床层和路面层,激振加载系统包括激振器、配重块、配重块连接结构、变频箱和电源系统,配重块通过配重块连接结构固定设置在激振器下方;信息传感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拾振器,在路堤层、路床层和路面层中均埋设有独立的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拾振器设置在路面层的上表面,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笔记本电脑、动静态应变采集分析系统和信号传输缆线,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拾振器分别通过独立的信号传输缆线与动静态应变采集分析系统相连,动静态应变采集分析系统与笔记本电脑相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