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756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462318.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轴向应力差确定压密点和屈服点;基于孔隙的压实特性,计算岩石基质的轴向应变和孔隙的轴向应变,建立多级加载后,屈服点之前的本构模型;通过基于屈服点修正的宏观应变的概率密度函数,建立屈服点之后的本构模型;结合屈服点之前的本构模型和屈服点之后的本构模型,完成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利用对岩石压密阶段的分析,并采用了屈服点对现有应变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修正,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保证了对岩石压缩变形行为描述的精确性,尤其适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理论建模以及工程稳定性分析。

    基于霍尔丹分布的混凝土界面峰前剪切曲线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04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19326.4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霍尔丹分布的混凝土界面峰前剪切曲线模拟方法,包括获取霍尔丹分布的分布函数;将分布函数应用于混凝土界面剪切曲线的峰前段得到峰前剪切曲线初始模拟函数;将峰前剪切曲线的峰值点坐标代入得到峰前剪切曲线初始模拟函数的参数值;采用指数函数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峰前剪切曲线模拟函数;采用峰前剪切曲线模拟函数进行实际的峰前剪切曲线模拟。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基于霍尔丹分布的混凝土界面峰前剪切曲线模拟方法,建立了基于霍尔丹分布和指数修正系数的模拟模型,且建立的模型能够表征三种峰前曲线的剪切变形,而且通用性好、精度较高且科学合理。

    铅锌尾矿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及铅锌尾矿基烧结砖

    公开(公告)号:CN118666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15598.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铅锌尾矿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及铅锌尾矿基烧结砖,属于尾矿循环利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质量占比89%~94%的主体原料与质量占比6%~11%的玻璃粉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主体原料包括铅锌尾矿和粘土,铅锌尾矿的质量占比大于粘土的质量占比;将水加入至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得到坯料;将坯料置入密封装置中并在室温环境下放置第一预设时长得到陈化好的坯料;将陈化好的坯料依次经过加压成型、干燥得到烘干后的砖坯:将烘干后的砖坯按照预设烧结温度模型烧结得到铅锌尾矿基烧结砖。通过本申请中的铅锌尾矿基烧结砖的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铅锌尾矿烧结砖的力学性能和强度,同时也能增加铅锌尾矿的利用率。

    一种岩土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7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2318.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材料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轴向应力差确定压密点和屈服点;基于孔隙的压实特性,计算岩石基质的轴向应变和孔隙的轴向应变,建立多级加载后,屈服点之前的本构模型;通过基于屈服点修正的宏观应变的概率密度函数,建立屈服点之后的本构模型;结合屈服点之前的本构模型和屈服点之后的本构模型,完成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建立。本发明利用对岩石压密阶段的分析,并采用了屈服点对现有应变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修正,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保证了对岩石压缩变形行为描述的精确性,尤其适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理论建模以及工程稳定性分析。

    土石混合体渗透系数室内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749642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895256.9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体渗透系数室内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提供恒温试验环境的恒温箱,恒温箱内设有用于供给测试所需水体的供水箱、用于进行土石混合体渗透系数测试试验的试验筒、及用于对测试试验时溢出试验筒的溢流水进行称重计量的溢水计量构件。试验筒内盛装有待测试试验的土石混合体,试验筒还用于在试验过程中对土石混合体施加测试压力。供水箱与试验筒连通,以在试验过程中向试验筒供给试验所需水体。溢水计量构件用于盛接由试验筒溢出的溢流水,并对溢流水的重量进行实时计量。采用本新型的室内测试装置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更准确,测试精度更高,得到的渗透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存在的偏差小,有利于相关科研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扬尘监测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703227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484863.6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扬尘监测装置,其在需要对隧道内进行扬尘监测时,先利用遥控控制小车行驶至隧道内,然后拉动移门以打开窗口,然后遥控控制电动升降机构上升以使扬尘监测仪从窗口处伸出监测箱外,从而对隧道内进行扬尘监测。完成扬尘监测作业后,先控制电动升降机构下降以使扬尘监测仪收回监测箱内,再滑动移门以关闭窗口,最后控制小车驶出隧道外。监测箱可以对电动升降机构和扬尘监测仪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防止出现意外损坏,并且,通过设置小车,便于移动整个监测装置,省时省力,可以实现灵活性作业。

    一种适应寒冷地区的保护罩通风加热装置及保护罩

    公开(公告)号:CN219478404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20123586.5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应寒冷地区的保护罩通风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保护罩内的风扇、发热器以及温度传感器,风扇用于对保护罩内部进行通风,使保护罩内部空气循环流通均匀升温,发热器采用通电发热的方式使保护罩内快速升温,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保护罩内空气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保护罩内部空气进行加热并循环流通,从而保障巡检机器人的电子设备在极寒条件下正常工作,同时可以使极寒条件下保护罩内设备运行时,保护罩内表面不会产生水雾,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另外,可以保证保护罩内均匀升温,依靠温度传感器对发热器、风扇等进行控制,保证保护罩内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电子设备的失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