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0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430708.2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三文鱼、虹鳟鱼和大马哈鱼源性成分的引物、方法以及应用,包括三组用于鉴定三文鱼、虹鳟鱼和大马哈鱼源性成分的引物。本发明只需要简单的加热装置即可实现可视化定性检测,操作更为简单,所需反应时长可缩短至1小时,本发明通过颜色反应进行精准判断,反应后的混合液若为粉红色即为阴性样品,只有当出现黄色时才为阳性样品,实现精准定性,针对三文鱼成分中虹鳟鱼成分的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于规范三文鱼消费市场,保障大众的饮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2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230131.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10 , C12Q1/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同时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以待检测食品样本为模板直接进行扩增,利用ddPCR同时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待检测食品样本中菌液浓度换算公式为cfu/mL=copies/μL×20μL/加样量×1000μL。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方法省略了DNA的提取步骤,直接以细菌为模板进行ddPCR检测,提高了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效率;并且通过实验数据证实,直接加入完整的细菌而非提取的DNA也能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极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0527.5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鉴别有机牛奶和常规牛奶的方法,涉及牛奶鉴别与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牛奶和常规牛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样品预处理;(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对经预处理的样品进行数据的采集获得代谢物检测多峰图;(3)对色谱峰进行峰提取与校正,获取所有代谢物的相对峰面积与保留时间;(4)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得到鉴别模型区分有机牛奶和常规牛奶;(5)所述差异标志物通过与在线数据库比较进行识别。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全面检测和鉴别奶类产品,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58665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68254.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李会
IPC: A23L5/20
Abstract: 一种利用天然氨基单糖降低大肠杆菌耐压性的方法,属于消毒灭菌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方法包括配置MES缓冲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氨基葡萄糖溶液并温和孵育;在MES缓冲液中接种大肠杆菌;在大肠杆菌中加入温和孵育后的氨基葡萄糖溶液,形成样品溶液;迅速移入超高压设备内,对样品进行超高压处理,最后进行后续大肠杆菌的菌落培养和总数检测。本发明首次将氨基葡萄糖与超高压技术协同用于大肠杆菌的杀灭,即采用添加经温和孵育的氨基葡萄糖的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协同杀灭;可有效减低大肠杆菌耐压性;使用的材料如氨基葡萄糖等价格低廉,配制及使用方法简单,对技术人员要求低,适合食品加工企业大规模采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431614.7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鳕鱼和油鱼成分的引物、方法以及应用,包括五组引物用于鉴定大西洋真鳕、狭鳕鱼以及油鱼的引物。本发明只需要简单的加热装置即可实现可视化定性检测,操作更为简单,所需反应时长可缩短至1小时,本发明通过颜色反应进行精准判断,反应后的混合液若为粉红色即为阴性样品,只有当出现黄色时才为阳性样品,实现精准定性,针对鳕鱼成分中油鱼成分的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对于规范鳕鱼消费市场,保障大众的饮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7699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671868.3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19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同步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属于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LAMP反应与HCR反应结合,设计出一种双重信号放大以同时检测E.coli O157:H7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方法和试剂盒。为了实现LAMP产物基础上的二次信号放大,设计了LAMP产物的特异性捕获探针和对应的HCR引物,以提高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将HCR反应固定在链霉亲和素磁珠表面反应,最终的检测信号通过采集磁珠表面的荧光强度实现,从而实现了信号的富集,提高灵敏度。本发明可以直接对污染食品进行检测而无需预增菌步骤,有效缩短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26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14120.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效控制耐干热沙门氏菌的香肠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在调味后的肉糜中接种鼠李糖乳杆菌,每100g肉中加入5~6mL 1×106~1×108CFU/ml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液;步骤二:将接种后的肉糜灌入肠衣获得香肠半成品;步骤三:将香肠半成品于30℃~40℃条件下发酵29~31h,pH值降至pH5.3~pH5.1停止发酵;步骤四:对发酵后的香肠半成品在烟熏设备中59~61℃进行烟熏处理40~50min,检测水分活度,控制水分活度低于0.6;步骤五:停止烟熏后晾至常温获得香肠成品。本发明制作的香肠,在保持了良好的发酵风味和香肠品质的同时,能有效控制香肠中的耐干热沙门氏菌。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190527.5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鉴别有机牛奶和常规牛奶的方法,涉及牛奶鉴别与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牛奶和常规牛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样品预处理;(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对经预处理的样品进行数据的采集获得代谢物检测多峰图;(3)对色谱峰进行峰提取与校正,获取所有代谢物的相对峰面积与保留时间;(4)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得到鉴别模型区分有机牛奶和常规牛奶;(5)所述差异标志物通过与在线数据库比较进行识别。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全面检测和鉴别奶类产品,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43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190474.7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娟珊牛奶粉和荷斯坦牛奶粉的差异标志物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A)采用蛋白沉淀法对奶粉样品进行处理以获取代谢物;(B)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采集代谢组学数据;(C)对采集的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提取特征信息,建立分析模型,筛选娟珊牛奶粉和荷斯坦牛奶粉之间的差异代谢物;(D)将所述差异代谢物与对比数据库对比后得到差异标志物。所述方法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化学计量学筛选差异代谢物,能够实现对不同奶粉的快速、准确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33732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230131.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中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Q1/10 , C12Q1/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同时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以待检测食品样本为模板直接进行扩增,利用ddPCR同时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待检测食品样本中菌液浓度换算公式为cfu/mL=copies/μL×20μL/加样量×1000μL。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方法省略了DNA的提取步骤,直接以细菌为模板进行ddPCR检测,提高了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效率;并且通过实验数据证实,直接加入完整的细菌而非提取的DNA也能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极高的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