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驱动力分配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5577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780012264.7

    申请日:2007-04-03

    Abstract: 第一旋转元件(RE1)的旋转通过变速装置(44)变速,并经由第一离合器(C1)或第二离合器(C2)传输到差速装置(42)的第二旋转元件(RE2)或第三旋转元件(RE3)。以这种方式,能够控制左右驱动轮(30l、30r)的转矩。此外,结合差速运行的限制,通过允许所述变速装置(44)自由旋转,能够消除传输到第四旋转元件(RE4)的转矩量,并通过完全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而不允许它们的任何滑动能够减小在差速运行限制时的摩擦接合元件的累积滑动量。因而,不需要增加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尺寸就能够实现差速运行限制控制。

    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9922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400908.6

    申请日:2015-07-09

    Inventor: 安藤孝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F16H63/34

    Abstract: 形成有接纳突起(30)的沟槽(32)的鼓(18)分成换档鼓(34)和基鼓(36),所述换档鼓分开设置,用于相应的沟槽(32)。当换档鼓(34)经由锁定机构(38)处于自由状态时,换档鼓(34)能够相对于基鼓(36)沿平行于轴线(c4)的方向独立地移动。通过在突起(30)被接纳在沟槽(32)内的同时换档鼓(34)沿平行于轴线(c4)的方向滑动,可以在将接合套(26)的位置保持现状的同时,旋转换档鼓(34)。由于锁定机构(38)设置在安装于换档鼓(34)的径向内侧空间内的基鼓(36)中,因此不要求在关于轴线(c4)的径向方向上的大的安装空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动力传输系统和动力传输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746613.8

    申请日:2018-07-09

    Inventor: 安藤孝司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分动箱,其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包括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和第三旋转元件的行星齿轮装置以及高低切换机构,所述高低切换机构包括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将所述输出轴联接到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切换套筒;电动机,其联接到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中的一个;以及电子控制单元,其配置成在车辆停止时在所述高低切换机构的切换操作期间,控制所述电动机的转速使得所述输入轴的转速变为基本上等于零。

    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9922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400908.6

    申请日:2015-07-09

    Inventor: 安藤孝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F16H63/34

    Abstract: 形成有接纳突起(30)的沟槽(32)的鼓(18)分成换档鼓(34)和基鼓(36),所述换档鼓分开设置,用于相应的沟槽(32)。当换档鼓(34)经由锁定机构(38)处于自由状态时,换档鼓(34)能够相对于基鼓(36)沿平行于轴线(c4)的方向独立地移动。通过在突起(30)被接纳在沟槽(32)内的同时换档鼓(34)沿平行于轴线(c4)的方向滑动,可以在将接合套(26)的位置保持现状的同时,旋转换档鼓(34)。由于锁定机构(38)设置在安装于换档鼓(34)的径向内侧空间内的基鼓(36)中,因此不要求在关于轴线(c4)的径向方向上的大的安装空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多级变速器。

    车辆驱动力分配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557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2264.7

    申请日:2007-04-03

    Abstract: 第一旋转元件(RE1)的旋转通过变速装置(44)变速,并经由第一离合器(C1)或第二离合器(C2)传输到差速装置(42)的第二旋转元件(RE2)或第三旋转元件(RE3)。以这种方式,能够控制左右驱动轮(30l、30r)的转矩。此外,结合差速运行的限制,通过允许所述变速装置(44)自由旋转,能够消除传输到第四旋转元件(RE4)的转矩量,并通过完全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而不允许它们的任何滑动能够减小在差速运行限制时的摩擦接合元件的累积滑动量。因而,不需要增加所述第一离合器(C1)和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尺寸就能够实现差速运行限制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