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1357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967759.0

    申请日:2017-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提供一种可在抑制工作流体的压力损失的增加的同时抑制热输送量下降的蒸发器。蒸发器,其具备容器以及将所述容器的内部分割为储液室和蒸气室的分割层,所述分割层具备储液室侧的热隔断层和蒸气室侧的芯层,在所述热隔断层与所述芯层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储液室与所述间隙通过形成于所述热隔断层的贯通路连通,并且储液室内的工作流体通过所述贯通路,因毛细管力渗透至所述间隙和所述芯层。

    燃料电池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9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51308.1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阴极气体冷却装置(50)具备热交换器(60),该热交换器(60)具有供阴极气体流入的第1内部流路(63)和被供给从燃料电池(10)排出的水的第2内部流路(66),并且利用在第2内部流路(66)中流动的水的汽化潜热对在第1内部流路(63)中流动的阴极气体进行冷却。第1内部流路(63)以及第2内部流路(66)在热交换器(60)的内部成为各自独立的流路,由此使得因与在第1内部流路(63)中流动的阴极气体进行热交换而产生于第2内部流路(66)内的水蒸气不流入第1内部流路(63)。

    热交换器、热交换方法、热输送系统以及热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73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55156.5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热交换方法、热输送系统以及热输送方法。提供一种通过促进沸腾并且由沸腾产生的气泡的优化而提高了从热源向热介质的传热系数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0),其是通过从热源向液体的经由传热部件的传热使上述液体沸腾来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中,在传热部件(15)中的与液体(50)接触以使液体(50)沸腾的一侧的表面(10),条纹状地交替存在第一热传导区域(11)和第二热传导区域(12),所述第一热传导区域(11)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第二热传导区域(12)的热传导率。

    燃料电池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66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0251308.1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阴极气体冷却装置(50)具备热交换器(60),该热交换器(60)具有供阴极气体流入的第1内部流路(63)和被供给从燃料电池(10)排出的水的第2内部流路(66),并且利用在第2内部流路(66)中流动的水的汽化潜热对在第1内部流路(63)中流动的阴极气体进行冷却。第1内部流路(63)以及第2内部流路(66)在热交换器(60)的内部成为各自独立的流路,由此使得因与在第1内部流路(63)中流动的阴极气体进行热交换而产生于第2内部流路(66)内的水蒸气不流入第1内部流路(63)。

    蒸发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13578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967759.0

    申请日:2017-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提供一种可在抑制工作流体的压力损失的增加的同时抑制热输送量下降的蒸发器。蒸发器,其具备容器以及将所述容器的内部分割为储液室和蒸气室的分割层,所述分割层具备储液室侧的热隔断层和蒸气室侧的芯层,在所述热隔断层与所述芯层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储液室与所述间隙通过形成于所述热隔断层的贯通路连通,并且储液室内的工作流体通过所述贯通路,因毛细管力渗透至所述间隙和所述芯层。

    热交换器、热交换方法、热输送系统以及热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739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155156.5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热交换方法、热输送系统以及热输送方法。提供一种通过促进沸腾并且由沸腾产生的气泡的优化而提高了从热源向热介质的传热系数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0),其是通过从热源向液体的经由传热部件的传热使上述液体沸腾来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中,在传热部件(15)中的与液体(50)接触以使液体(50)沸腾的一侧的表面(10),条纹状地交替存在第一热传导区域(11)和第二热传导区域(12),所述第一热传导区域(11)的热传导率高于所述第二热传导区域(12)的热传导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