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电池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0089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445062.9

    申请日:2013-09-25

    Inventor: 高城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型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10),其包括:电池壳体(15),在所述电池壳体内收纳有电极体(20);盖(16),所述盖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部接合;导电部件(53),所述导电部件插入穿过所述盖并将所述电极体与设置在所述盖上的外部端子(11)电连接;和绝缘板(90),所述绝缘板介于所述盖和所述导电部件之间,并使所述盖与所述导电部件绝缘。在所述绝缘板(90)的靠接所述盖(16)的靠接面和所述绝缘板的靠接所述导电部件(53)的靠接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在当所述绝缘板处于紧密地固定在所述盖和所述导电部件之间的状态下时能够从外部可视地确认的位置形成有突起部(93)。

    密封型电池的电流中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3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487531.3

    申请日:2013-10-17

    Inventor: 永田浩 高城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型电池的电流中断装置。锂离子二次电池(10)的电流中断装置(100)包括电连接到电池外壳(15)的正极端子(11)的铆钉140)、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15)内部的正极集电板(31)、以及置于所述铆钉(140)与所述正极集电板(31)之间的回动板(150)。该电流中断装置(100)通过所述回动板(150)响应于所述电池外壳(15)内部压力增加而变形,将所述铆钉140)与所述正极板(31)电气地切断。所述铆钉140)的内周面接合到所述回动板(150)的外周面,并且无论是否激活所述电流中断装置(100),所述回动板(150)的上表面都不与所述铆钉140)接触。

    密封型电池的电流中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3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87531.3

    申请日:2013-10-17

    Inventor: 永田浩 高城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密封型电池的电流中断装置。锂离子二次电池(10)的电流中断装置(100)包括电连接到电池外壳(15)的正极端子(11)的铆钉(140)、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15)内部的正极集电板(31)、以及置于所述铆钉(140)与所述正极集电板(31)之间的回动板(150)。该电流中断装置(100)通过所述回动板(150)响应于所述电池外壳(15)内部压力增加而变形,将所述铆钉(140)与所述正极板(31)电气地切断。所述铆钉(140)的内周面接合到所述回动板(150)的外周面,并且无论是否激活所述电流中断装置(100),所述回动板(150)的上表面都不与所述铆钉(140)接触。

    密闭型电池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0089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445062.9

    申请日:2013-09-25

    Inventor: 高城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型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10),其包括:电池壳体(15),在所述电池壳体内收纳有电极体(20);盖(16),所述盖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部接合;导电部件(53),所述导电部件插入穿过所述盖并将所述电极体与设置在所述盖上的外部端子(11)电连接;和绝缘板(90),所述绝缘板介于所述盖和所述导电部件之间,并使所述盖与所述导电部件绝缘。在所述绝缘板(90)的靠接所述盖(16)的靠接面和所述绝缘板的靠接所述导电部件(53)的靠接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在当所述绝缘板处于紧密地固定在所述盖和所述导电部件之间的状态下时能够从外部可视地确认的位置形成有突起部(93)。

    端子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07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910179451.5

    申请日:2009-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H01M2/021 H01M10/0525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端子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端子单元,该端子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用于与电极体连接的电极部分,以及形成为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棒形状的端子部分,该第一端部用于固定到电极部分,该第二端部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分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端子部分的插孔,所述端子部分包括插入部和前端部,该插入部具有比所述插孔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该前端部具有比所述插孔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与该插入部相比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更靠近端部侧。而且,铆紧部压配合到插孔中,从而将端子部分固定到电极部分。根据本发明,防止了端子单元的导电性差异。

    端子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850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79451.5

    申请日:2009-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H01M2/021 H01M10/0525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端子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一种端子单元,该端子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中、用于与电极体连接的电极部分,以及形成为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棒形状的端子部分,该第一端部用于固定到电极部分,该第二端部延伸到壳体的外部。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部分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端子部分的插孔,所述端子部分包括插入部和前端部,该插入部具有比所述插孔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该前端部具有比所述插孔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与该插入部相比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更靠近端部侧。而且,铆紧部压配合到插孔中,从而将端子部分固定到电极部分。根据本发明,防止了端子单元的导电性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