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906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97312.3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年雄性毛白杨组培幼化方法,属于毛白杨无性繁殖技术领域,所述成年雄性毛白杨组培幼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树龄为30~200年的雄性毛白杨成年优树的根萌条茎段为外植体进行基础培养获得生长良好的无菌苗;然后将无菌苗剪成1.0~1.5cm大小的带芽茎段,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进行2~4代继代培养,获得无菌壮苗;对无菌苗进行生根培养,获得无菌育成苗;最后对无菌育成苗进行炼苗培养,获得幼化的育成苗,完成成年雄性毛白杨的组培幼化。本发明的方法能实现成年毛白杨繁殖体的幼化,高效诱导再生,可大量繁殖造林,同时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避免苗木发生成熟效应,苗木质量差等问题,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72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612701.5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松容器苗节水节肥培育方法,属林木容器苗的育苗技术。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油松一年生容器苗水肥需求规律,用规范化试验方法设置同等缓释肥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0mg/N·株-1,并设置不同灌水方式与参数,确定速生期灌水参数75%,硬化期灌水参数55%,能够精确控制基质内水分含量,避免水分供应过多、过亏现象。本发明方法能使油松容器苗培育耗水量减小70.16%,肥料淋溶量减小50.86%,肥料利用率提高37.77%;苗高、地径、生物量等苗木规格无负面影响,甚至降低高径比,提高根茎比,利于油松壮苗培育;对氮、磷、钾浓度及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方法所用工具为电子称,操作简单,易被苗圃工作者掌握。此外,减少水肥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31854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80635.0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栓皮栎容器苗冬季育苗方法,属于林木容器苗的育苗技术。其特点在于充分利用顽拗性种子含水量大、无休眠特性,将栓皮栎种子冬季播种育苗,并对播种时间、温室温度与光照控制、苗木施肥及假植管理等有一整套严格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栓皮栎种子贮藏人力和物力过分消耗难题,可充分利用冬季充足劳动力,降低育苗成本;冬季育苗在温室培育的时间为11月初至翌年4月中旬,实现一年可育两季苗,提高了温室育苗周转率;利用温室遮阳网、保温网等设施,解决冬季育苗温度、光照控制难题;栓皮栎容器苗苗高为14.4cm,地径为3.15mm,单株生物量为3.159g;冬季育出的栓皮栎春季出圃后,在造林地经过短期假植即可造林,降低了传统春季育苗在秋冬季节长达6个月假植、越冬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90918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36638.X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挂接在拖拉机前方的苗床固体肥料定量施肥机,包括:动力传动单元,其作用为将摩擦轮与拖拉机前轮摩擦所产生的动力传递至施肥辊,使施肥辊旋转从而施肥。料斗,作用为容纳化肥;支撑架,作用为支撑施肥机及固定料斗在拖拉机上,与料斗固定连接,并可安装在拖拉机前梁上;L型离合杆,其作用为结合和分离施肥机的动力,结合状态时依靠拉簧拉力使摩擦轮压紧拖拉机前轮,分离状态时依靠钢丝绳拉力克服弹簧力使摩擦轮离开拖拉机前轮。该施肥机制造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能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053307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65029.8
申请日:2007-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双面集水抗蒸发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种植和养护方法,所述的植物种植方法包括:下挖用于栽种植物的苗坑,将苗木放到所述苗坑中,然后埋土;将具有边沿切口和圆孔的集水膜套在所述苗木的根基部上,使圆孔包围苗木的根基部;密封集水膜边沿切口,然后把集水膜的周边固定在苗坑的边沿,形成一个中间低、边沿高的锅底形状,以便在集水膜与埋土之间形成集水空间。本发明具有蓄水、保水/抗蒸发的技术效果,适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和抚育、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和养护,从而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苗木保存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94238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12470.8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华北落叶松容器苗育苗所需基质,属于林木容器苗的育苗技术。其优点和特色在于,以规范化试验方法确定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案,蘑菇渣堆肥制作和缓释肥施肥量。缓释肥施肥量为100mg氮·株-1,缓释期5~6个月。复合基质中各添加材料的体积比例为蘑菇渣堆肥20%,草炭55%,珍珠岩25%。此发明蘑菇渣堆肥成功替代了20%的草炭,且苗木体内养分浓度明显高于对照处理。一方面减轻了对草炭的依赖,减少草炭的使用量,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保证对苗木各形态指标无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增加苗木体内养分积累,为造林打下坚实基础。蘑菇渣堆肥以及复合基质配比过程操作简单,易被苗圃工作者掌握。
-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95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84950.0
申请日:2011-07-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油松容器苗的氮肥施用方法,属于林木容器苗的施肥技术。从油松发芽开始,至9月中旬结束,采用指数施肥法施用氮肥,每周施氮1次,共施氮25次,每次施氮量呈指数增加,累计施氮量为100mg/株。油松容器苗生物量和氮含量分别为0.948g/株、18.9mg/株;油松容器苗当年苗高为8.4cm,地径为2.86mm,顶芽粗度为3.30mm,苗高、地径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容器育苗技术”LY1000-91中规定的1年生油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别增加20%、43%;合格苗所占比列为96.9%,大大高于该国标规定的85%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5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77748.9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滩区地貌流动演变监测方法,将监测区域的沙石土移走,并对淘滩后的监测区域进行整地,然后铺设并固定线性标定材料;定期获取线性标定材料上裸露标记点数量,计算线性标定材料上沙石土覆盖区域边沿的边沿标记点坐标,将所有边沿标记点坐标在平面图上拟合成曲线,该曲线内的区域即为滩区沙石土覆盖区,并生成本次监测到的滩区沙石土覆盖区平面图,将若干次获得的滩区沙石土覆盖区平面图按时间顺序进行投放,得到滩区地貌流动演变情况。本发明能够轻松、方便、准确的地监测滩区地貌流动演变情况,且能够在滩区的沟壑区域地貌演变关键方向精确、快速地监测所需基础数据,只需要配置极其简单的计算模型就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34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060777.2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研究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新方法,属于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研究技术。传统研究大多以森林凋落物为材料,因凋落物性质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可比性差。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测定误差大利缺乏统一标准的研究材料,从而造成研究结果的局域性等问题。其特点是在不同试验区采用同一树种木材制作成规格为2.5cm×2.5cm×15cm的标准小木条,用“U”形钉固定小木条于土壤表层,用“T”形打孔器挖出方形孔,将小木条插入其中,是开展长期定位观测森林有机质分解的一种方法。本发明专利在森林有机质分解研究中统一了研究材料,减少了误差,使不同结果间具有可比性,且简单易行,能广泛应用于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研究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