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84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15345.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E02B7/00 , A01G31/00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3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道水体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透水丁坝系统。本发明的生态透水丁坝系统由多个生态透水丁坝组成,在丁坝桩柱内侧安放石笼网格,石笼网格内部填充吸附填料,上层种植水生植物。本发明的生态透水丁坝系统不仅具有保护河岸不受来流直接冲刷的功能,而且具有截留和吸附河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作用,可改善河道水质,给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栖息创造条件,促进河道局部生态环境的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5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43400.3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滞农田面源污染物入河的生态过滤带系统。该系统包括呈梯度设置的至少一个过滤带单元;过滤带单元的底部与土壤之间铺设有细砂层;靠近农田侧的过滤带进水端铺设有砾石带;靠近河道侧的过滤带出水端铺设有砾石带;过滤带单元包括四周和底部封闭的容置槽,以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填料层、透水土工布层和覆土层;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透水孔;填料层包括沸石层、陶粒层和无烟煤层。本发明利用填料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土壤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作用,一起协同完成阻滞污染物、净化水体的功能。本发明一方面能够阻滞农田面源污染物进入河道,另一方面能够美化天然河岸,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460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53136.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原位水质净化及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本发明在曝气砾石区和非曝气砾石区采用分段进水,解决了因非曝气区碳源不足而导致的反硝化过程缓慢问题,进而提高脱氮效率;曝气砾石区、非曝气砾石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及出水区均无水泵或管道连接,减少能耗,节省基建投资;后置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一方面可净化因分段进水未去除的氨氮,一方面能进一步增强其它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提高出水水质。当水力停留时间为5小时,分段进水配比1:1时,此系统最终出水SS去除率为90%,COD和氨氮去除率为80%,总氮去除率在60%左右。本发明流程合理,占地面积小,为完全生态型的水处理工艺,可作为河道原位修复及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