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21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87024.2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岸植被恢复及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河岸水陆交错带挂淤生态袋及利用生态袋进行的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生态袋具有拦挡防冲的效果,能够保护种植在雨季水流冲击的情况下存活,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生态袋还能拦截部分水流带来的泥沙,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生态袋及种植的植物可以起到挂淤的作用从而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和生长;植物在洪水季节,具吸收水体中许多有害元素,从而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植物长成后能够使水陆交错带在枯水季节也具有上佳的观赏价值。本发明能够提高水陆交错带植被种植的成活率及保存率,为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提供的方法简单快捷、能够大面积实施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30117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853945.2
申请日:2015-11-30
IPC: G01N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模拟干湿交替响应下测定土壤呼吸的实验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用广口瓶并记录其重量,在广口瓶中装入风干土,并记录广口瓶与风干土的总重量;将干燥剂包悬空设置于广口瓶内,广口瓶的瓶口设有带孔橡胶塞,及设置于带孔橡胶塞的孔内的玻璃管,玻璃管的顶端套设有乳胶管,乳胶管的顶端采用止水夹封堵,并将广口瓶放置于温度控制系统中;第二步:采用碱液吸收及酸碱滴定法对土壤呼吸排出的气体进行测量。本发明的优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方法能实现不同实验设计中测定指定时间内土壤的呼吸值;通过所述方法能满足不同数量的样本测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能在普通实验室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95687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319791.9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岸带石砾滩地固土植草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岸带石砾滩地上挖坑;沿坑壁依次放入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内填充土壤,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土壤与土壤固化剂的混合物,所述外圈和坑壁之间填充碎砾石;拔出内圈和外圈,在内圈土壤中种植固土植物。该方法步骤简单、所需材料少,通过内圈和外圈的设计,建立了四层固定土壤的保护体系,最大限度抵抗住雨水或河水的冲刷。同时,植被恢复面积大,绿化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78775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23095.9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沃德兰特(北京)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穴及其填充剂的制备方法,种穴由多种规格的纸筒制成,种穴的两端分别填充有表层填充剂,两层表层填充剂之间填充有内层填充剂,内层填充剂中填充有种子,所述表层填充剂包括质量配比为1:50-100保水剂和粘土,内层填充剂包括质量配比为5-25:100保水剂和粘土;将纸筒置于规格可调节的鞭炮机中,按照鞭炮生产流程制作种穴及其填充剂,表层填充剂按照制作鞭炮底泥的方法制作,内层填充剂按照填充鞭炮装药的方法制作。制作方法简单,种穴及填充剂具有保护种子被冲、蓄水、壮苗的作用,可用于边坡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987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020011.1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沃德兰特(北京)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基质装置及河漫滩植被恢复方法,淤基质装置包括竹筒做成的筒状主体,竹筒的上部去掉一部分侧壁,去掉侧壁的部分包上铁丝网,竹筒的下部的侧壁上钻若干小孔,竹筒的下端削尖。枯水季时在河滩上去掉上层大鹅卵石,将淤基质装置的下部钉入河漫滩中,露出上部,并将包有铁丝网的部分朝水流反方向,将湿生植物种子球或苗木挂在所述淤基质装置的内部。待河水涨水时,该淤基质装置淤积泥沙以及营养物质,枯水季时淤基质装置内的湿生植物萌发形成植被。成本低、对河滩扰动最小、能快速促进植物定居,具有简易廉价、可操作性、环保性等优点,易于推广示范。
-
公开(公告)号:CN101322470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810134480.5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B.设置集雨面;C.挖树穴,设置隔盐层;D.树种选择及栽植;E.设置树穴表面覆盖层;F.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其中:所述的开沟筑背,修建集雨床步骤是根据造林株行距的设计,沿行的走向以行距为间隔开挖集流沟,沟底深20cm~25cm,整理背垄与沟底之间的地面,作成浅v字形沟槽,整平拍实坡面,形成集雨床。本发明的滨海中度盐碱地造林技术,使土壤水分含量大大增加,而盐分得到有效的淋洗降低,可以有效提高其林木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速度,林木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699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2984.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矸石绿化基质、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生态绿化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煤矸石无法利用的问题,同时帮助实现对煤矸石山的生态修复。该煤矸石绿化基质按质量百分比由400-600份煤矸石、400-600份土壤、40-55份植物粉碎物、60-80份煤灰和1-2份保水剂组成。将上述原材料均匀混合制得的煤矸石绿化基质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煤矸石废弃物,减少使用熟化土壤和有机质等其它添加原料,可以就地生产绿化基质,减少弃渣弃土量和客土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保护土地与植被资源,能够应用于煤炭矿区采煤迹地以及煤矸石废弃地进行绿化基质生产,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资源节约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87023.8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被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交错带立体绿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陆交错带立体绿化装置,包括设置在顶层的第三结构件、设置在中间的第二结构件和设置在底层的第一结构件,第三结构件包括开口向上U型结构的第一种植槽,第二结构件包括开口向下U型结构的第二行洪孔道,第二行洪孔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种植槽,第一结构件包括开口向下U型结构的第一行洪孔道,第一行洪孔道的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种植槽。本发明能有效对水落交错带进行绿化,使消落带具有一定的观赏游憩价值;对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有修复作用;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52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17121.4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外简易土壤径流观测小区,涉及环境监测装置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的观测小区造价高、修复难的技术问题。该野外简易土壤径流观测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由边梗和沟槽隔离出的观测单元,边梗包括围护塑料布,围护塑料布与沟槽共同作用将观测单元与其他土体隔开;观测单元包括上表面倾斜的坡面土壤基体、引流装置和收集装置,坡面土壤基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地表径流层和壤中流层;引流装置包括地表径流引流装置和壤中流引流装置;收集装置位于观测单元倾斜向下的一侧,包括第一收集装置和第二收集装置,其中第一收集装置主要用于收集经地表径流引流装置流出的物料,第二收集装置主要用于收集经壤中流引流装置流出的物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14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18676.6
申请日:2015-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02 ,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砾石滩的植物种植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栽植的物种;选择栽植的季节;确定植被恢复位置;整地;种植;后期维护。本发明所述的优越效果在于:利用根系的向肥性快速生根,牢牢抓住根下砂石、砂土混合物,使得植被抓地性强,具有持续的植被恢复能力;种植穴的开挖及填埋改变了种植穴在深度方向的结构,填埋后种植穴表层的砂石与原始地表砂石一样,避免在开挖过程中翻动导致细微颗粒上移,具有极强的保土功能;在种植穴外侧设置U型石垄保护带在洪峰来临时减少对植被的冲击力,退水时又能截留部分泥沙,具有保护植被及促淤功能;所述种植方法选择当地适生物种,因地制宜,成本低廉,能快速提高砾石滩地区的植被覆盖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