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85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2123.2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树木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样品采集与处理,具体为树芯样品采集,样品处理,烘干,粉碎,煅烧和碳同位素分析;步骤二、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以多年生长的树木为样本,通过同位素碳分析,结合光合能力和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的数学关系,精确确定不同年份树木的水分利用率,可以在1~100年时间尺度上获得水分利用率变化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0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6442.6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同位素测定的树木对各土壤层水分利用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S1同位素样品采集,S2同位素样品的测定,S3树木对水源水分利用率的确定,S4树干液流测定,S5单株树木液流通量计算和S6树木对水源水分利用量的确定。本发明提出的测定方法,从树木吸水、耗水的角度出发,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确定树木水分来源及水源贡献比例,然后结合树干液流计测算单株树木耗水量,提供一种树木对各土壤层水分利用量的测定方法,基于对水源的合理划分,采用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求得最适宜解,获得较为准确的测定结果,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方式、后期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51294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568449.2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景观生态工程生态服务功能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具体为确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值,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利用公式zi=yi1·r1+yi2·r2+……+yij·rj得到准则层各服务功能的评价值zi,然后利用公式P=z1·r1+z2·r2+……+zi·ri得到水景观生态工程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值P。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水景观生态工程生态服务功能的精准、高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942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017067.0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样地,样地的植被密度呈梯度变化;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计算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各个样地对应的生态过滤带的植被密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防护密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根据防护密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本发明能够合理的且定量的确定最优的生态过滤带防护密度,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6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43964.5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截留能力的油松林动态密度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控油松林的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根据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通过预知模型计算与实际林分密度及可修改林分密度分别对应的森林截留能力;按照森林截留能力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密度调控。本发明根据森林截留能力获取最优的林分密度,并以该最优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动态调控,从而实现调控后的油松林可以达到最佳水源涵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7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7708.7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壤中导流管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所述表层导流管通过堰箱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堰箱能够实现地表径流信息的便捷采集,便于操作、实施,计量精确,并能实现连续监测,能够有效克服当前地表径流计量工作中的难题,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7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8030.4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通量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方系统包括:观测塔,所述观察塔设置在所述森林内,并且所述观察塔的高度高于所述森林内植被的冠层高度;垂直梯度上安装在所述观察塔上的两个个大气颗粒物采样器,以及与各个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等高的两个气象仪。本发明通过确定大气颗粒物在森林中不同高度沉降通量,以此来计算整个区域的森林滞尘量,并为评价森林对于大气颗粒物的调控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69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46925.4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株上大气颗粒物的湿沉降通量采集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冠层采集器,设置在植株冠层上的预设位置,用于采集降落到所述植株冠层上的液体;多个冠下收集器,设置在所述植株下的地面上,分别与每个所述冠层采集器连接,用于收集所连接的冠层采集器采集的液体。本发明通过确定大气颗粒物在森林中单棵树木上的湿沉降通量,以此来计算整个区域的森林滞尘量,并为评价森林对于大气颗粒物的调控功能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64941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17656.9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宽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生态过滤带上选取若干块样地,在每块样地的宽度方向上选取若干个取样点;在来水条件下,在各个取样点处进行水样采集,检测各个取样点的营养物质综合去除率;获取各个取样点到所述生态过滤带上缘的距离,得到各个取样点的生态过滤带宽度,根据各个取样点的生态过滤带宽度与该宽度对应的取样点的营养物质综合去除率建立防护宽度模型;根据所述防护宽度模型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宽度。本发明在生态过滤带达到最佳净化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合理的且定量的确定最优的生态过滤带防护宽度,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50100.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林带内PM2.5质量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计算出林带内的PM2.5质量。所述方法包括:在待检测的林带内选取若干个横断面;其中,所述选取的若干个横断面包括在所述林带两侧选取的横断面和在所述林带中部选取的横断面;计算所述若干个横断面上的PM2.5的平均浓度,并根据所述若干个横断面上的PM2.5的平均浓度建立所述若干个横断面中每两个相邻横断面之间的任一个横断面上的PM2.5的平均浓度的表达式;根据所述若干个横断面中每两个相邻横断面之间的任一个横断面上的PM2.5的平均浓度的表达式计算该两个相邻横断面之间的PM2.5质量;将所述若干个横断面中相邻横断面之间的PM2.5质量进行求和,得到所述林带内的PM2.5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