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齿形推进剂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97124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5429.5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齿形推进剂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包括:电极阴极;电极阳极,与所述电极阴极相对设置;火花塞,设置于所述电极阴极上;推进剂,位于所述电极阴极和电极阳极之间;所述推进剂具有朝向所述电极阴极和电极阳极的表面,在所述表面上垂直于该表面在推进剂内部形成多个槽口。根据本发明的推力器,在不影响推力器推力效果以及推进剂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打通槽口隔断推进剂表面沉积的碳,避免推力器内部发生短路,从而显著提高工作寿命。

    一种气体约束型碳纳米管场电离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490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85493.6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约束型碳纳米管场电离推力器,包括第一极板、第二极板、气体约束板、密封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极板上设置有通过化学气相沉淀法和化学点位遮盖法生成有间隙的碳纳米管簇,其尖端电场更大,比普通的发射极有更高的电离效率,但碳纳米管簇的分布较为稀疏;气体约束装置与发射极的碳纳米管簇相互配合,保证碳纳米管簇有相互独立的电离空间,避免工质气体逸散到碳纳米管簇的间隙中,从而提高电离效率;同时气体约束装置有可以进一步屏蔽碳纳米管簇之间的电场影响,避免了推进期间不同碳纳米管簇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推力器的可控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电离效率,本装置可减少工质气体的浪费,提高推力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装药燃烧室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2119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35400.6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装药燃烧室二次进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属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进气道、装药燃烧室、补燃室、尾喷管、主路空气进气口、发动机壳体、固体燃料、掺混板、燃烧室二次进气口。装药燃烧室贴壁浇注固体燃料,装药燃烧室带有对称布置的旁路二次进气口。补燃室中不装填固体燃料。本发明利用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装药燃烧室增加旁路二次进气口,通过对旁路进气口位置、进气口的数量、进气角度以及主旁路进气流量比进行优化,解决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燃速较低、燃烧组织困难的问题,提高燃料与空气混合速率,加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度,提升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燃烧特性与工作性能。

    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96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24639.3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试验装置,属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试验领域。本发明主要由配气柜、DN15连接软管、DN15转接头、喷管、石英玻璃板、进气道上叶、进气道下叶、垫片组成。喷管能够加工成不同喉道高度,实现空气不同的加速需求,满足不同的出口速度;后封头法兰盘与喷管中间通孔由后封头法兰盘的圆孔转为喷管的方孔;前石英玻璃板及后石英玻璃板采用透光性较好的石英玻璃;进气道上叶及进气道下叶根据需求加工成不同尺寸的,满足不同的试验件测试需求。压缩机压缩产生高压气体,经过干燥机将气体除去杂质,保存在气瓶组内。通过配气柜进行空气压力的调控,保证喷管入口压力和流量。本发明具有试验成本低、限制少的优点。

    一种集流量调节和掺混于一体的燃气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511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577931.4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集流量调节和掺混于一体的燃气发生器,属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燃烧室、喷管、支板组成。在支板的中空圆柱体部分开有用于流量调节、掺混的燃气孔。支板使一次燃气能沿着轴向更深入补燃室,然后由径向的燃气孔流出,有利于一次燃气和空气的掺混,且通过控制支板上燃气孔的数量、大小、位置,实现对燃气的流量调节和掺混,进而提升推进剂燃烧效率。喷管是可拆卸式的,通过喷管喉径大小调节燃气流量,满足不同的流量性能需求。支板的锥体段采用实心锥体,有利于减少燃气总压损失,提高燃气利用率。根据喷射角度需求,调节燃气孔的角度,进一步改善掺混效果,提高后续补燃室的工作效率。

    一种电场控制供液的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12780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99125.1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场控制供液的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属于微纳卫星微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储液槽、覆盖有疏水介电层的铜片、用于控制铜片距离的绝缘垫片、上壳体、发射极、提取极。该推力器使用电场提高离子液体与多孔介质型发射极之间浸润性,同时通过电场来控制离子液体在毛细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可实现推进剂的主动供给,提高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发射的稳定性和寿命,适用于低功率微纳卫星的阻力补偿,位置保持,姿态控制等任务需求。

    一种多段式高效率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85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75159.9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段式高效率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属于微纳卫星微推进领域。本发明主要由一段阳极、一段阴极、二段阳极、二段阴极、绝缘段、触发极、触发工质、储能电容组、推进剂、包覆层和外部壳体组成。推力器电极分两段,且各段电极由各自的储能电容提供电压,实现将总能量分配给不同的电容器,并在不同位置放电,从而将推进剂烧蚀电离过程和等离子体加速过程分开,使更多的能量用于等离子体加速过程,能够提高推力器整体的加速效率。通过触发极烧蚀电离触发工质产生少量等离子体,使一段电极间的击穿电压大幅降低以利于初始放电的触发,进而提高推力器工作的可靠性。本发明适用于低功率维纳卫星的应用场合,满足对应的任务推力需求。

    用于弹体多角度高速旋转条件下测试弹翼展开的旋转台

    公开(公告)号:CN106871748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021205.1

    申请日:2017-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弹体多角度高速旋转条件下测试弹翼展开的旋转台,属于高速旋转平台实验研究设计领域。本旋转台采用了电机丝杆传动机构调节工件角度,电机轴和工件旋转轴采用了一体化轴系设计,消除了常用的带传动过程中转速丢失的缺陷,简化了传动结构,提高了稳定性,实现了整体结构一体化。该旋转台,弹体采用两端固定和支架连接,保证了弹体能在高转速下转动。此外该旋转台还可以通过简单改装,研究不同尺寸的弹体高速旋转特性。在旋转支架上设置有弹翼展开测试装置,通过固定销的移动表征弹翼展开并锁紧状况。综上所述,旋转台为弹体在不同角度下高速旋转特性的研究和测试弹翼展开锁紧,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研究平台,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一种弹体多角度高速旋转条件下测试弹翼展开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71747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0020901.0

    申请日:2017-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体多角度高速旋转条件下测试弹翼展开的装置,特别涉及弹体在不同角度旋转特性的研究,属于高速旋转平台实验研究设计领域。包括:探针、传动杆、预紧弹簧、直滑式电位器、电压采集器、定值电阻、电源、壳体、壳体盖和限位螺栓;通过旋转台对弹体进行飞行状态下角度以及转速的模拟,在旋转台内部安装的测试弹翼展开的装置会通过对固定销位移的传导、放大和检测表征弹翼是否完全展开并锁紧。所用旋转台对弹体采用两端固定和支架连接,保证了弹体能较稳定地在高转速下转动。测试装置采用直滑式电位器,将销的位移信号线性地转化成电信号,使测试结果更好地表征显示。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多角度协同撞击掺混增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98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37367.6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多角度协同撞击掺混增强装置,属于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节多股燃气之间相互撞击的角度和燃气向进气道侧的偏转角度,调节流场内燃气与空气分布的均匀程度和稳定程度,实现燃气与空气的掺混增强;通过燃烧室对接段和喷头底座配合,控制燃气多角度协同撞击式喷头与补燃室入口的距离和燃气多角度协同撞击式喷头的安装轴向方位、径向方位、以及周向方位,调节流场,并且喷头没有侵入补燃室内,能够尽量减小总压损失,降低热防护难度;通过燃气喷孔的多角度控制、燃气多角度协同撞击式喷头的安装轴向方位、径向方位、以及周向方位的控制和燃气多角度协同撞击式喷头与补燃室入口距离的控制,对流场实现多维度的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