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0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16428.2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玉米耐盐新基因ZmGPAT10及其在提高玉米耐盐中的应用,ZmGPAT10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玉米ZmGPAT10基因,获得两种不同突变类型的ZmGPAT10基因敲除突变体Zmgpat10‑1和Zmgpat10‑2;在125mM NaCl处理下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耐盐能力均降低,说明ZmGPAT10基因能够正调控玉米耐盐性。本发明为研究玉米响应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分子设计育种培育具有耐盐的玉米优异新种质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0196.X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玉米“一因多效”基因ZmGPAT6在耐盐及抗禾谷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敲除ZmGPAT6基因的玉米突变体同时表现出抗盐及抗禾谷炭疽病的表型,而过表达ZmGPAT6基因的植株同时表现出盐敏感和感禾谷炭疽病的表型,进而提出了玉米ZmGPAT6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生物材料在调控玉米耐盐及抗禾谷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为研究玉米响应耐盐及抗禾谷炭疽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培育耐盐抗禾谷炭疽病“一因多效”玉米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0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21126.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DPP1及其编码蛋白在玉米育性控制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EMS诱变获得一个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ddp1,通过图位克隆鉴定出一个控制玉米雄花发育的基因ZmDPP1。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野生型玉米中定点突变该基因,创制出3个ddp1的等位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该突变体玉米雄花完全败育,通过后代筛选,可以得到不含转基因成分的不育突变体,进而应用于玉米不育化育种和制种。本发明还针对dpp1的三个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设计了功能分子标记,在玉米雄性不育系培育、不育化杂交制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381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876938.2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方车辆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能够提高车辆检测、定位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分别获取前方车辆的点云数据和图像,并获取点云数据和图像中目标的标签类别;利用特征提取器对获取的点云数据和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进行像素级映射融合;利用融合后的特征及目标的标签类别对双区域生成网络进行训练,生成感兴趣区域并进行类别检测,输出前方车辆的三维检测结果。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91605.0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雄性不育基因ZmPKSA及其在创制玉米雄性不育系中的应用。ZmPKSA包括2个旁系同源基因,分别具有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具有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野生型玉米中同时定点突变ZmPKSA的旁系同源基因,创制了pksa‑1/2突变体,导致完全雄性不育,发现了ZmPKSA基因对玉米雄性生殖发育的调控功能。本发明还针对获得的pksa‑1/2雄性不育突变体设计了功能分子标记,筛选创制出稳定的玉米雄性不育系,对玉米雄性育性控制和杂交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5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58513.0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人工突变创制玉米msp1雄性不育系。首先通过EMS诱变控制玉米雄花发育的ZmMSP1基因,获得了该基因的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msp1;进一步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野生型玉米中定点突变该基因,创制出另外三个雄花完全败育的等位突变体,这些等位突变体对玉米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子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针对msp1的三个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设计了功能分子标记,在玉米雄性不育系培育、不育化杂交制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56)对比文件Xiangyuan Wan 等.Maize Genic Male-Sterility G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Hybrid Breeding: Progress andPerspectives《.Molecular Plant》.2019,第12卷(第3期),第321-342页.杨梦冰等.CRISPR/Cas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玉米中的应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1,第41卷(第12期),第4-1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0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1126.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DPP1及其编码蛋白在玉米育性控制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EMS诱变获得一个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ddp1,通过图位克隆鉴定出一个控制玉米雄花发育的基因ZmDPP1。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野生型玉米中定点突变该基因,创制出3个ddp1的等位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该突变体玉米雄花完全败育,通过后代筛选,可以得到不含转基因成分的不育突变体,进而应用于玉米不育化育种和制种。本发明还针对dpp1的三个等位雄性不育突变体设计了功能分子标记,在玉米雄性不育系培育、不育化杂交制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3652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657455.5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多环芳烃高污染高塑性黏土热脱附修复的方法。多环芳烃高污染高塑性黏土中粒径大于0.075mm的粗粒含量为25%以内且液限高于50%;多环芳烃高污染高塑性黏土中至少包括芳烃环数为2~3环的多环芳烃。方法包括:惰性保护气氛下,对多环芳烃高污染高塑性黏土进行热脱附修复;多环芳烃高污染高塑性黏土的含水率为0.01%~15%,热脱附修复的温度250~450℃,热脱附修复时间20~40min。通过热脱附修复的温度为250~450℃,热脱附修复的时间为20~40min,能够有效地去除含水率为0.01%~15%的多环芳烃高污染高塑性黏土中的芳烃环数为2~3环的多环芳烃总体的去除率为73%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4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7907.7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含有钢渣的组合物及钢渣在黏土热脱附修复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钢渣和黏土,所述黏土包括高液限黏土或低液限黏土;在对高液限黏土或低液限黏土进行热脱附修复之前,首先加入钢渣或者加入以钢渣为基体的调理剂对高液限黏土或低液限黏土进行调理,能够改变土壤质地,有效解决热脱附修复过程中黏土结块和黏附设备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土壤有机质的热解转化,突出了热脱附修复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80196.X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北京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首佳利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玉米“一因多效”基因ZmGPAT6在耐盐及抗禾谷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敲除ZmGPAT6基因的玉米突变体同时表现出抗盐及抗禾谷炭疽病的表型,而过表达ZmGPAT6基因的植株同时表现出盐敏感和感禾谷炭疽病的表型,进而提出了玉米ZmGPAT6基因、或含有其编码基因的生物材料在调控玉米耐盐及抗禾谷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为研究玉米响应耐盐及抗禾谷炭疽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培育耐盐抗禾谷炭疽病“一因多效”玉米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
-
-
-
-
-
-
-